[发明专利]键盘结构及应用该键盘结构的电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6397.2 | 申请日: | 2007-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5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弘;王怡胜;林奕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 | 分类号: | G06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键盘 结构 应用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键盘结构及应用该键盘结构的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按键面积具变化的键盘结构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发展快速,业界整合多项功能以符合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例如笔记型电脑(Notebook)、平板电脑(Tablet PC)及超级移动电脑(Ultra MobilePersonal Computer,UMPC)皆以个人电脑为概念进行设计,以提供使用者于操作这些电子装置时,有更多、更便捷的功能。
传统的电子装置的键盘结构中,每一按键实质上具有相同大小。然而,由于电子装置具有一定的大小,使原始键盘结构的按键必须缩小。且当使用者以双手握持电子装置时,由于使用者通常使用右手大拇指与左手大拇指操作键盘结构,因此有些部份的按键较难操作。例如于键盘结构中央部份的按键因距离双手握持部位较远,比较难触碰到,而需伸展大拇指以按压中央部份的按键。如此一来,便增加使用者于输入字元时的困难度及不便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键盘结构,其中较难操作的按键的面积大于较易操作的按键的面积,以提高输入字元时的方便性及容易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中较难触碰到的按键的面积大于较易触碰到的按键的面积,以提高输入字元时的方便性及容易度。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键盘结构。键盘结构应用于一电子装置并包括一第一按键群、一第二按键群及一第三按键群。第二按键群位于第一按键群的左侧,且第二按键群的按键面积小于第一按键群的按键面积。第三按键群位于第一按键群的右侧,且第三按键群的按键面积小于第一按键群的按键面积。
本发明再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装置本体及一键盘结构。键盘结构包括一第一按键群、一第二按键群及一第三按键群。第二按键群位于第一按键群的左侧,且第二按键群的按键面积小于第一按键群的按键面积。第三按键群位于第一按键群的右侧,且第三按键群的按键面积小于第一按键群的按键面积。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绘示使用者握持电子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3绘示交错排列的键盘结构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电子装置
110:装置本体
120、220:键盘结构
121:左按键群
122:中按键群
123:右按键群
124:左边侧按键群
125:右边侧按键群
121a、122a、123a、124a、125a:上边界
126:曲线
127:第一路径
128:第二路径
130:萤幕
X:列方向
Y: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提出一种键盘结构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键盘结构包括一第一按键群、一第二按键群及一第三按键群。第二按键群位于第一按键群的左侧,且第二按键群的按键面积小于第一按键群的按键面积。第三按键群位于第一按键群的右侧,且第三按键群的按键面积小于第一按键群的按键面积。通过各按键群的面积大小设计,提供使用者于操作时较佳的便捷性,以下附图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63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