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料及含该复合材料的组成物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6677.3 | 申请日: | 200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0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伟;严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9D5/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岚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组成 | ||
1.一种用于遮蔽红外线及吸收紫外线的复合材料,具有10纳米至120纳米的粒径,其包含:
(1)一无机材料,具有1纳米至200纳米的粒径,且选自以下群组:六硼化镧、氧化钇、铟锡金属氧化物、锑锡金属氧化物、氧化铝、氧化铁、及前述的组合;以及
(2)二氧化钛,具有1纳米至50纳米的粒径,覆于该无机材料表面;
其中,以该复合材料的总重量计,该二氧化钛的含量为1至99重量%。
2.如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无机材料是六硼化镧。
3.如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无机材料具有5纳米至100纳米的粒径。
4.如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二氧化钛是锐钛矿型二氧化钛。
5.如权利要求1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二氧化钛具有5纳米至30纳米的粒径。
6.一种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具有30纳米至100纳米的粒径,其包含:
(1)六硼化镧,具有5纳米至100纳米的粒径;以及
(2)二氧化钛光触媒,具有5纳米至30纳米的粒径且覆于该六硼化镧表面;
其中,以该复合材料的总重量计,该二氧化钛光触媒的含量为50至80重量%。
7.如权利要求6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无机微粒,覆于该二氧化钛光触媒的表面。
8.如权利要求7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无机微粒选自以下群组:二氧化硅、氧化铝、硫化镉、氧化锆、磷酸钙、氧化钙、及前述的组合。
9.如权利要求8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无机微粒是二氧化硅。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用于遮蔽红外线及吸收紫外线。
11.一种组成物,其包含如权利要求1或6的复合材料及一树脂,其中以该组成物的总重量计,该复合材料的含量为1至70重量%,且该树脂选自以下群组:氟素树脂、硅酮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酰胺树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醇酸树脂、聚酯树脂、及前述的组合。
12.如权利要求11的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树脂选自以下群组:硅酮树脂、氟素树脂、及该两者的组合。
13.如权利要求12的组成物,其特征在于,该树脂为硅酮树脂。
14.如权利要求11的组成物,其特征在于,以该组成物的总重量计,该复合材料的含量40至60重量%。
15.如权利要求11的组成物,其特征在于,用于遮蔽红外线及吸收紫外线。
16.一种隔热装置,其包含一基材与一覆于该基材表面上的隔热涂层,其中该隔热涂层由如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的组成物所形成,且该基材为玻璃或透明塑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长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66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渣液分离机
- 下一篇:用于自适应功率放大器的径向基神经网络预失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