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由跟踪方法、MPLS网络系统及其入口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6759.8 | 申请日: | 200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5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管红光;李光;郑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冀鸿恩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由 跟踪 方法 mpls 网络 系统 及其 入口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路由跟踪 (traceroute)方法、一种MPLS网络系统及其入口节点。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基于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目的地址进 行转发不同,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 换协议)技术基于固定长度的标签进行转发。数据报文在进入MPLS 网络的时候会根据报文对应的数据流被分配一个标签,这个标签以 MPLS头部的形式被封装在数据报文的链路层头部与IP头部之间, 在MPLS网络中仅使用标签进行转发,当数据报文离开MPLS网络 时,这个标签从这个报文中拆除。
MPLS采用OAM(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维护)机 制来监控LSP(Label Switched Path,标签交换路径)的连通性、检 测故障等,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 组)为MPLS开发的OAM机制有MPLS Ping和MPLS Traceroute 等。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Traceroute的示意图。图中的R1、 R2、R3等是LSR(Label Switched Router,标签交换路由器。在该 示例的MPLS Traceroute过程中,LSP入口节点(Ingress)即R1发 起MPLS Traceroute,发送TTL=1,Seq=1的MPLS Echo Request 报文到R2,R2返回MPLS Echo Reply报文到R1,Ingress节点与 LSR之间的距离通过MPLS头部中的TTL(Time to Live,生命期) 来控制;接着R1增加TTL与Seq(Sequence number,序列号)即 发送TTL=2,Seq=2的MPLS Echo Request报文到R4,R4返回 MPLS Echo Reply(应答响应)报文到R1;接着R1增加TTL与Seq 即发送TTL=3,Seq=3的MPLS Echo Request报文到Egress节点 即R5,R5返回MPLS Echo Reply报文到R1,MPLS Traceroute操 作结束,于是R1得到了针对该LSP的连通性情况即该LSP数据平 面拓扑为R1->R2->R4->R5且连通无故障。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 题:在有多条ECMP(Equal Cost Multi-Path,等效多路径)路径的 情况下,通过traceroute指定LSP对应FEC(FORWARDING EQUIVALENCE CLASS,转发等价类)的不同目的地址,虽然统计 上有可能覆盖所有路径,但不能保证可以遍历所有的ECMP节点。 如果LSP是由支持标签聚合的LDP(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标签分配协议)建立,且无论是在IP路由还是LSP 上均存在ECMP拓扑,则此时MPLS Traceroute只会随机选择一条 路径进行连通性检测,不能覆盖所有的ECMP路径。因此,图1所 示的traceroute方法在入口节点无法遍历所有路径,无法获得ECMP 路径拓扑,更不用说一次性获得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入口节点 需要通过MPLS Traceroute来获取网络拓扑并检测连通性,则只能 反复多次使用MPLS Traceroute进行尝试以尽可能的获取不同路径, 而不能通过一次MPLS Traceroute操作完全覆盖所有的路径,导致 该方案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路由跟踪方法、一种MPLS网络及 其入口节点,以实现对具有ECMP的MPLS网络系统进行跟踪时, 能够覆盖所有的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67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