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电话及固定电话的通话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6804.X | 申请日: | 200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4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文华 |
主分类号: | H04B5/02 | 分类号: | H04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方挺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电话 固定 电话 通话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移动电话及固定电话有关,特别与整合移动电话及固定电话的通讯技术有关。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虽已大幅提升通讯的便利性,甚至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但仍有许多人对高功率移动电话(如GSM)的电磁波存有高度疑虑,因其在紧贴耳朵进行通话时,也几乎等于是紧贴着脑部。虽然移动电话的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尚未得到科学上的验证,但仍对移动电话使用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惧,因此有许多移动电话使用者开始改用低功率移动电话(如PHS,但仅能在市区使用),以减少高功率动电话的使用频率,或使用蓝牙耳机,以避免人体与移动电话的直接接触,其中尤以蓝牙耳机的使用最为普遍,因其实为最经济实惠的选择。蓝牙耳机只能被动的接听电话,而无法进行发话,若欲拨打电话,仍然必须直接操作移动电话,而无法在通话过程中全面减少人体与移动电话直接接触的机会。
另一方面,使用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Network,PSTN)的固定电话虽然使用的机率已大幅降低,但因其稳定的通话质量及低廉的通话费用,而仍无法被移动电话所取代。在家庭及办公室中,固定电话仍然是不可或缺。当移动电话使用者在家中或办公室中时,仍必需接听固定电话的来话,或倾向以固定电话拨打电话,而移动电话的来话也必不可少,因此移动电话使用者经常必须“周旋”于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之间,实有不便。
再者,虽然目前市面上见到的移动电话产品已有部分机种具有通话录音功能,但也仅能录制移动电话的通话内容,而无法录制固定电话的通话内容,使用者若欲录制固定电话的通话内容,则必需另行添购固定电话专用的录音器材,这样不仅增加设备的购置成本,而且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的录音内容也无法整合,必需分别查询及管理,也增加了使用上的不便。因此若有一装置可整合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的发话、受话与录音功能,必能大幅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特别是在某些特殊场合,这种整合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的通话与录音的实用需求更显得重要,甚至是必要的。例如,证券公司的营业员常须接听客户以电话告知买进或卖出股票,客户有可能是拨打证券公司的固定电话,也可能是拨打营业员个人的移动电话,营业员必需忙碌地周旋于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之间。再者,由于通过电话口头下单仅为口头契约,日后若有纠纷,便无法还原其内容,因此证券公司甚至政府主管机关皆会要求对电话下单的通话内容全程录音,以避免日后纠纷。如前所述,现行设备无法整合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的录音内容,不利于查询与整理,特别对前述的营业性使用,尤显不足与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电话及固定电话的通话控制装置,其可整合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的发话、受话及录音的控制功能,从而形成整合性控制中心,使用者可任意选择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进行发话及受话,并可录制其通话内容,不仅提高通话的便利性,而且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的通话录音也可整合为一体,使查询及管理录音内容极为便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电话及固定电话的通话控制装置,其利用极低功率的无线通讯技术以整合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从而形成短距离的无线通讯系统,可大幅降低使用者直接接触移动电话的机会,令使用者可免于生理上的威胁及心理上的恐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移动电话及固定电话的通话控制装置主要由收发控制器及适配器组成,收发控制器为具有蓝牙功能的便携式装置,其可与蓝牙移动电话及蓝牙耳机连接成短距离无线通讯系统,经由蓝牙移动电话连接至移动电话网络;适配器也具有蓝牙功能,可将固定电话信号转换为收发控制器可接受的数字信号,并经由其蓝牙功能连接至收发控制器,使收发控制器可经由移动电话或固定电话进行受话及发话,并可对所有通话进行录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通话的便利性、便于查询及管理录音内容、并且可大幅降低使用者直接接触移动电话的机会,令使用者可免于生理上的威胁及心理上的恐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收发控制器的电路方块图;以及
图3是本发明的适配器的电路方块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收发控制器
11...显示器
12...键盘
13...第一控制器
14...第一蓝牙收发器
15...喇叭
16...麦克风
2...移动电话
3...移动电话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文华,未经孙文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68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