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防冲击松动机构的无匙钻夹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7296.7 | 申请日: | 2007-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胡振钱;曲纪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振钱 |
主分类号: | B23B31/165 | 分类号: | B23B31/165;B23B31/12;B23B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200浙江省武***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冲击 松动 机构 无匙钻 夹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冲击松动机构的无匙钻夹头。
背景技术
手紧钻夹头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工具,主要是在安装或固定物品时用于打眼、钻洞。如图12所示,现有的钻夹头包括有本体1、轴承部件2、三个夹爪3、螺环4、前帽7、后帽8及挡盖10,其中本体1上设有三个用于容纳、导向夹爪3的柱孔12,利用前帽7带动螺环4旋转并驱动三个夹爪3作夹紧与松开动作,实现夹紧与松开钻头的目的。但是由于现有的手紧钻夹头没有设置锁紧装置,在冲击钻孔时因产生强烈的振动,而容易使前端的钻头松动,进而影响打眼质量,严重时可能会折断钻头,产生危险。
为此,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曾设计出各种锁紧装置来防止钻头松动的问题,如中国专利CN 1338343A、CN 1318445A中公开的钻卡头,但是这些具有锁紧装置的钻卡头都存在结构复杂、前帽与螺环之间作用力传递效果不佳及拆装不够方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冲击松动机构的无匙钻夹头,该无匙钻夹头通过对卡簧、本体的结构改进,使得钻夹头的整体结构简单、前帽与螺环之间作用力的传递效果更好,从而达到使用更加方便与简单的目的。
本发明中具有防冲击松动机构的无匙钻夹头包括有本体、轴承部件、三个夹爪、螺环、夹套、卡簧、前帽、后帽、挡圈和挡盖,其中:
所述本体为一中空的柱体,该本体的一端设成用于与驱动轴联接的螺孔或锥孔;中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轴承部件和螺环的轴肩槽;且在沿本体回转轴线对称分布有三个倾斜向前收敛与所述轴肩槽相通的柱孔,所述本体在另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用于配合卡簧的轴向凹槽;
所述三个夹爪分别插置在所述三个柱孔内,每个夹爪都包含有螺牙;
所述螺环直接套在所述本体的轴肩槽处,所述螺环的螺纹与夹爪的螺牙啮合;
所述夹套的一端与螺环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径向槽;
所述卡簧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筒状结构,包括有与夹套径向槽数量一致的扭转翼、至少一个定位簧片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止转簧片,所述定位簧片与止转簧片均往外径向设有凸缘,且所述止转簧片在凸缘的一端设有可抵入所述本体中凹槽内无法进行反方向转动的卡爪;
所述前帽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凸缘连接的圆弧凹槽及用于与所述凸缘连接的凹槽,同时还设有直槽及凸台,其中直槽用于容纳卡簧穿出夹套径向槽的扭转翼,且所述直槽的宽度大于扭转翼的宽度,使前帽与卡簧有适当的相对转动区间。
所述夹套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阻止卡簧轴向位移的凸起。
所述三个柱孔呈轴对称的分布在所述轴肩槽处。
所述前帽的外壁上设有防滑纹。
所述螺环包括有可组装成圆环的两部分或更多,方便组装。
本发明中具有防冲击松动机构的无匙钻夹头具有结构紧凑、可维护性好的多项特点,特别是通过卡簧中扭转翼的设置,使得前帽与螺环之间作用力的传递更加方便与准确,并且通过扭转翼与夹套的径向槽的连接,具有可反复拆装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钻夹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中钻夹头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钻夹头沿B-B线的剖视示意图,该图示出了呈松开状态的结构;
图3A是图2中所示钻夹头沿B-B线的剖视示意图,该图示出了呈夹紧状态的结构;
图4是图2中所示钻夹头沿D-D线的剖视示意图,该图示出了呈松开状态的结构;
图4A是图2中所示钻夹头沿D-D线的剖视示意图,该图示出了呈夹紧状态的结构;
图5是本发明中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夹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卡簧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卡簧实施例二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卡簧实施例三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与图7中所示卡簧配合的前帽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与图8中所示卡簧配合的前帽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现有钻夹头没有防松动机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手紧钻夹头各部件的编号与现有钻夹头中各部件的编号一致,因此对具相同标号的部件的结构与功能不再另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振钱,未经胡振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72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