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石煤钒矿中提取五氧化二钒的方法及其专用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7300.X | 申请日: | 2007-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江祥民;付京龙;陆正军;王胜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物华经济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祥民;陆正军 |
主分类号: | C22B34/22 | 分类号: | C22B34/22;C22B3/06;C22B3/26;C22B1/14;C22B3/08;C22B3/20;C22B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煤 钒矿中 提取 氧化 方法 及其 专用设备 | ||
1.一种流化床氧化转型酸浸萃取提钒方法,包括矿石粉碎、矿粉的氧化转型处理、浸出、过滤、滤液的前处理、萃原液的萃取-反萃取、沉钒和V2O5的制备步骤,其中,所述的矿石粉碎是指粉碎石煤钒矿,控制矿粉粒径为-60目~200目,所述的粉碎方式为柱磨;所述的过滤采用膜过滤技术过滤浸出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转型处理为流化床氧化转型处理,所述流化床氧化转型处理中所用流化床(3)具有下述结构,包括进料口(5)、换热器(1)、旋风除尘器(2)、出料口(7)和收料仓(4),其中,流化床体内布有多级台阶(6),所述的流化床的多级台阶位于高温氧化区,并从进料口到出料口逐级降低,所述的流化床氧化转型处理即在高温条件下,将粒径为-60~200目的矿粉在流化床中进行氧化转化处理,将低价钒转化为V4+或V5+,所述的高温条件下为600℃-1000℃,所述滤液的前处理包括如下步骤:①在浸出滤液中加入还原剂,将其中的V5+还原成V4+,以利于有机溶剂的选择性萃取,所述还原剂为金属还原剂;②加入碱性溶液调整滤液的pH值,使其与有机萃取剂的萃取酸度相适宜,组成所述碱性溶液的物质为碱性物质;③滤液进行膜过滤,滤去滤液中粒径≥0.1μm的固体微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高温条件下为800℃-950℃。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流化床(3)配有超细粉末收集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浸出是指,在经氧化转型处理后的矿粉中加入酸溶液,搅拌,将矿粉中的固相钒转化为液相钒,以利于钒的分离提取,得浸出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组成所述酸溶液的物质选自硫酸、盐酸、硝酸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组成所述酸溶液的物质为硫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用的浸出设备为防腐衬里浸出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过滤采用自动反洗膜过滤技术过滤浸出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金属还原剂选自硫代硫酸钠或铁屑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碱性物质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氨水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萃原液的萃取过程包括,萃原液置于混合澄清萃取槽中,加入萃取剂和稀释剂进行多级萃取,所用萃取剂为金属萃取剂,所用稀释剂为有机溶剂稀释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所述萃取剂选自磷酸二(1-乙基己基酯)、磷酸三丁酯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所述稀释剂为煤油或磺化煤油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所述多级萃取为4-9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所述多级萃取为5-8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所述多级萃取为6-7级。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萃原液的反萃取过程包括,萃取液置于反萃取槽中,加入反萃取剂进行多级反萃取。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所述的反萃取剂为金属反萃取剂。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所述的金属反萃取剂为酸溶液。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组成所述酸溶液的物质选自硫酸、盐酸、硝酸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所述酸溶液的浓度为1N-6N。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所述酸溶液的浓度为2N-5N。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所述酸溶液的浓度为3N-4N。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所述的多级反萃取为3-7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物华经济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祥民;陆正军,未经德物华经济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祥民;陆正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73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