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8752.X | 申请日: | 200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9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久世雄一;渡边克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7/09 | 分类号: | G11B7/09;G11B19/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盘 装置 | ||
本分案申请的原申请的申请号:200510088439.5
申请日:2005年7月29日
原申请的名称为:光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盘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特别是光盘装置的聚焦控制。
背景技术
记录在光盘中的数据,是通过让比较弱的一定光量的光束照射旋转的光盘上,检测出被光盘所调制的反射光来进行再生的。
再生专用光盘中,在光盘的制造阶段预先记录有螺旋状的凹坑信息。与此相对,可重写光盘中,在形成了有螺旋状的突起与凹槽的轨迹的基材的表面,通过蒸镀等方法堆积有能够光学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生的记录材料膜。在可重写光盘中记录数据的情况下,将根据应当记录的数据而调制了光量的光束照射在光盘上,通过这样来局部变化记录材料膜的特性,进行数据的写入。
另外,凹坑的深度、凹槽的深度以及记录材料膜的厚度与光盘基材的厚度相比非常小。因此,光盘中记录有数据的部分,构成2维的面,有时称作“信息记录面”。本说明书中,考虑到这样的信息记录面在深度方向也有物理大小,使用“信息记录层(information storage layer)”这一词语来代替“信息记录面”。光盘至少具有1个这样的信息记录层。另外,1个记录层在现实中可以包括相变化材料层或反射层等多个层。
在可记录光盘中记录数据时,或再生这样的的光盘中所记录的数据时,需要让光束在信息记录层中的目标轨迹上常时处于给定的聚焦状态。因此,需要“聚焦控制”以及“追踪控制”。“聚焦控制”是在信息记录层的法线方向(以下称作“基板的深度方向”)上控制物镜的位置,让光束的焦点(聚焦点)的位置总是位于信息记录层上。另外,追踪控制是指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以下称作“盘径向”)控制物镜的位置,使得光束的光点位于给定的轨道上。
近年来,作为高密度·大容量的记录媒体,DVD-ROM、DVD-RAM、DVD-RW、DVD-R、+RW、+R等光盘已经实用化了。对应于这些光盘的光盘装置中,使用数值孔径(NA)为0.6的光学透镜(物镜)。为了进行进一步的高密度化·大容量化,还开发出了例如BD(Blu-ray Disc)等下一代光盘,并且逐渐走向实用化。对于这样的下一代光盘,有人讨论采用NA为0.8以上的光学透镜。例如专利文献1中就公布了这样的光盘装置的以往例。
专利文献1中公布了根据照射光盘的激光的强度,来变化聚焦误差信号(FE信号)的大小,以及基于用反射光量除FE信号后的“归一化FE信号”的聚焦伺服控制。根据专利文献1,对应于再生、记录以及删除等各个动作模式,不同的电气偏移产生归一化FE信号。该偏移是用于归一化的电路系统所引起的,在再生、记录、删除等各个模式下具有不同的大小。如果在再生模式下能够完全校正该偏移,则在记录以及删除模式下就无法补偿偏移,有可能会产生激光的散焦。
专利文献1中所公布的聚焦伺服控制中,以再生模式下的偏移量为基准,求出与其他模式的偏移量之间的差,在记录·删除模式下也能够适当的补偿偏移,通过这样,在所有的动作模式下都能够抑制散焦的发生。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73099号公报(第9~18、35~51段,图1~9)。
根据上述以往技术,能够消除再生、记录以及删除各自的电路系统的电气偏移,但在再生、记录以及删除的各个模式下的最佳聚焦位置不同的情况下,就无法进行适当的对应。
根据本发明人的讨论,可以得知如果NA越大,则再生、记录以及删除等各个模式下的最佳聚焦位置便互不相同。关于其原因将在后面说明,但以前的光盘装置,并不进行根据动作模式,将激光的聚焦位置变化到最佳位置的操作。
另外,在动作模式从再生切换到记录,或从再生切换删除时,如果简单的切换聚焦位置,同时变化激光的强度,则不能够进行可靠性高的聚焦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以前的问题而提出,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动作模式从再生切换到记录,或从再生切换删除时、记录开始时或删除开始时,能够执行可靠性高的动作的光盘装置。
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包括:生成光束的光源;对上述光束进行聚光的物镜;让上述物镜相对光盘移动的调节器;聚光状态检测机构,其生成与上述光盘的信息记录层上的上述光束的聚光状态相对应的聚焦误差信号;以及聚焦控制机构,根据表示上述光束的目标聚焦位置的信息与上述聚焦误差信号,控制上述调节器的动作,将上述光束的聚焦位置调节到上述目标聚焦位置上;对应于再生模式与记录模式之间的切换,进行上述光束的目标聚焦位置的变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87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