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测试装置、组件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8766.1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2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S·奥利维耶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利波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6 | 分类号: | C12M1/36;C12Q1/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胜利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测试 装置 组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压力下流动的液体试样的微生物测试。
背景技术
用于压力下的液体试样的微生物测试的装置具体由于法国专 利No.2802942而是公知的,其包括微孔膜片,压力下的液体通 过所述微孔膜片被过滤。这些装置包括封壳,其由具有进入开口 的进入本体以及适于在液体通过膜片被过滤之前接收经由进入开 口进入的液体的杯形成,并且还由排放本体形成,其中所述排放 本体在与所述杯的相反侧上与进入本体分离,并且具有过滤的液 体的排出开口。
排放本体包括支承垫,膜片的整个表面以湿润的状态坐靠在 所述支承垫上(在所述膜片由液体浸渍时)。
该垫是刚性的,以在其湿润时支承膜片,并且避免损耗其的 滤过压,并且所述垫是多孔的,从而液体可通过所述垫排放至排 放本体的排出开口。
当所有的液体在压力下已经通过装置的膜片被过滤时,剩余 的液体然后被净化,例如通过借助于经由排出开口连接至过滤装 置的真空瓶而在装置内产生减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微生物测试装置,其简单并且使用更加 方便,同时最小化污染的危险,并且确保了收集在膜片上的微生 物的最佳保护。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压力下流动的液体试样的微 生物测试装置,其包括封壳以及位于所述封壳中的过滤膜片,所 述膜片将所述封壳的内部容腔划分成液体接收容腔,其与进入开 口连通;以及液体排放容腔,其与排出开口连通,所述封壳包括 可移除的本体以及位于所述排放容腔中、在湿润时支承所述膜片 的支承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器具包含相对吸收性和柔性的海绵体;并且
所述可移除的本体包含柔性壁,其抵靠着所述海绵体安置, 所述柔性壁适于在所述装置承受所述排放容腔中的减压时朝向所 述膜片移动,并且适于在所述减压停止时返回至所述柔性壁的初 始位置。
在上述过滤装置的现有技术中,刚性和多孔垫具有两方面功 能,即支承膜片和排放液体。该垫存储大量液体,这不可能消除, 甚至通过将强烈的真空应用至装置的下游侧。
这是因为,在过滤单元的下游侧在净化液体时承受真空时, 一些液体被吸取并排出装置之外,直至在大多数液体已经被净化 时膜片的表面接触空气。
在这种情况中,膜片然后像气密膜那样作用,没有气泡可脱 离湿润的膜片的孔隙(起泡点现象)。
在这些状态下,施加在装置的出口上的减压不可从过滤装置 排出包含在膜片以及装置中的过多残余的液体。
而且,在传统的过滤装置中,在净化阶段的过程中,液体沿 不可被净化的这里和那里的留出优选路径的区域排出至排出开 口。这些区域的形状、面积和结构显著地取决于装料的损失、装 置的膜片处的流、以及过滤单元的进入和排出开口的相对位置。
该现象具有由于净化操作的不稳定特性(优选路径的随机外 形、非均质膜片、与所应用的真空级别有关的变化性)而导致的 不可重复的缺陷。
净化液体的操作因而也出于该原因是不完美的。
在本发明的装置中,海绵体和柔性壁的联合使用使得可以吸 收已经不可消除的残余液体。
因而,在第一阶段,在减压被施加至装置的排放容腔时,柔 性壁朝向膜片的移动挤压在该壁与膜片之间浸渍有液体的海绵 体,以将其已经吸收的液体从海绵体排出至排出开口,然后,在 第二阶段中,在装置中的压力返回至正常时,返回至其初始位置 的柔性壁释放海绵体,从而所述海绵体扩展并且重新具有吸收能 力,使得其收集包含在所述膜片和所述装置中、尤其在优选液体 流动路径附近的残余液体。
在海绵体已经吸收该残余液体后,海绵体和柔性壁可从封壳 的剩余部分移除,以接触膜片。
包含在装置的膜片的孔隙中的液体因而更高效地被净化,从 而膜片清空其大部分水,仍在膜片中的任何水分均匀地分布附着 膜片的整个表面,这确保了例如随后生长收集在膜片上的任何微 生物的最佳状态,或者通过将试剂喷洒在膜片上而快速检测微生 物的最佳状态(没有过多稀释试剂的危险)。
出于简化、方便和经济实施和使用优选的特征包括:
所述支承器具还包含多孔烧结和相对刚性的构件,其位于所 述膜片与所述海绵体之间。
增加相对刚性多孔烧结构件加强膜片的机械支承,从而可获 得高过滤压力,而不必划伤或变形膜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利波尔公司,未经米利波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87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丹参和红花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下一篇:反潜导弹快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