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节能方法及其节能罩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9351.6 | 申请日: | 200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4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福生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H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28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节能 方法 及其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的节能方法及其节能装置,尤其是空调节能方法及其节能罩。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已经成为非常普及的电器进入到很多家庭,人们在使用空调时,都是对整个房间进行温度调节。在温度要求一定时,空调的耗电量与空间成正比,温度调节的空间越大,空调的耗电量也越大。而空调是大功率电器,其昂贵的使用费造成很多家庭虽然拥有空调,但使用率却不高。实际上,人们的活动范围常常是较长时间地停留在某个空间需求很小的位置上,比如睡眠时,所需的空间局限于床上,用电脑、写稿子的时候则局限于写字台、电脑桌前的有限空间,没必要长时间地在很大空间范围内营造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现有空调的使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增加了设备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节能方法及其节能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调节能方法是:空调机组的室内吹风口与罩体内的空间相连通,罩体的罩帷由低热导材料制成,在罩体的空间内还设有气囊,罩体上设有活动门4。空调机组的室内吹风口置于罩体的空间内。空调机组的室内吹风口也可以通过气管与罩体内的空间相连通。罩帷的低热导材料由双向拉伸聚酰胺层8、玻玻棉层9、聚丙烯复合膜层10、高分子泡沫层11、氟素膜层12中的至少一层复合而成。
空调节能罩由顶帷2、门帷6、三个立面帷3罩于支架1上,围成罩体空间。罩体的空间内还设有气囊,空调机组的室内吹风口置于罩体空间,罩体的底部设有底板5。顶帷2与门帷6以及顶帷2与三个立面帷3之间连为一体,门帷6与立面帷3之间以及立面帷3与立面帷3之间相互胶接,底板与门帷6和立面帷3之间通过拉链7连接,门帷6的活动门4由拉链组成,罩体的罩帷上开有通气孔5。顶帷2、立面帷3由双向拉伸聚酰胺层8、玻玻棉层9、聚丙烯复合膜层10、高分子泡沫层11、聚丙烯复合膜层10、玻玻棉层9、氟素膜层12依次复合而成;门帷6由双向拉伸聚酰胺层8、玻玻棉层9、聚丙烯复合膜层10、玻玻棉层9、氟素膜层12依次复合而成;底板由竹席层13、茂-EVA泡沫层14粘合而成。支架1采用活动连接的可拆装结构,材料选用高弹性圆钢。通气孔5上装接有呼吸面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人员的活动情况灵活地调整空调的负荷,从而达到节电的目的,使空调真正成为一种人们既买得起又用得起的电器。同时,由于罩体的作用,还具有防蚊、隔音降噪等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空调节能罩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空调节能罩的展开示意图;
图3是顶帷和立面帷的材料结构示意图;
图4是门帷的材料结构示意图;
圈5是底板的材料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顶帷,3.立面帷,4.活动门,5.通气孔,6.门帷,7.拉链,8.双向拉伸聚酰胺层,9.玻玻棉层,10.聚丙烯复合膜层,11.高分子泡沫层,12.氟素膜层,13.竹席层,14.茂-EVA泡沫层。
具体实施方式
顶帷2、立面帷3由双向拉伸聚酰胺层8、玻玻棉层9、聚丙烯复合膜层10、高分子泡沫层11、聚丙烯复合膜层10、玻玻棉层9、氟素膜层12依次复合而成。
门帷6由双向拉伸聚酰胺层8、玻玻棉层9、聚丙烯复合膜层10、玻玻棉层9、氟素膜层12依次复合而成。
底板由竹席层13、茂-EVA泡沫层14粘合而成。
支架1材料选用高弹性圆钢,采用活动连接的可拆装结构,安装好后,其形状为一长方形框架。
顶帷2、门帷6和三个立面帷3罩在支架1构成的长方形框架上,通过胶接形成一个罩体。底板置于罩体下,通过拉链与门帷6和立面帷3连接。空调机组的室内吹风口置于罩体的空间内,或者空调机组的室内吹风口通过气管连入罩体内。门帷6上开有活动门4方便进出,人们可以在罩体内睡眠,或将桌椅搬入罩体内工作。空调仅对罩体内的有限空间进行温度调节,可以节省大量的能耗。罩体内还设有气囊,气囊也是由低热导材料制成,向气囊内充气,可以进一步减小罩体内的空间,能耗更少。罩体的罩帷上开有通气孔5,呼吸面罩可以方便地安装在通气孔5上,罩体内的人既可以通过通气孔5直接换气,也可以通过呼吸面罩换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福生,未经陈福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9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互感器端子盒
- 下一篇:无间歇跟踪落料横向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