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层压制品及其制造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9613.9 | 申请日: | 200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奥利-本特·拉斯马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利-本特·拉斯马森 |
主分类号: | B32B3/28 | 分类号: | B32B3/28;B32B7/10;B32B27/00;B32B27/32;B65D65/4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必青 |
地址: | 瑞士瓦***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层压 制品 及其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是已授予专利权的原申请(申请号:02811837.5;申请日:06/14/2002;发明名称:薄膜层压制品及其制造方法和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热塑性聚合物材料制成的柔性薄膜层压制品,用于需要高屈服强度及极限抗拉强度的应用、以及其制造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这些应用的例子包括:防水布、水池衬布(pondliners)、土工织物的替代物、防天候层压制品、温室用薄膜、工业用袋、搬运袋及自行站立袋。
出于经济因素,将由热塑性聚合物材料制得的柔性膜的厚度及平方米重量减低的要求渐增。这些限制部分地由所需的强度性质而定,部分地由所需的自身支撑能力——亦即相对于挠弯的刚性而定。热塑性聚合物组成物的某些特定的开发已满足了这些需求中的大部分,而至于强度也由薄膜的双轴定向拉伸或交叉层压——其各展现大致单轴或不平衡的双轴定向拉伸——来达成。
从强度的观点来看,通过此种定向和/或交叉层压处理可达到实质的节省。
因此,举例来说,一种由最适当等级的挤塑的聚乙烯薄膜制造的且预定用来包装25公斤的聚乙烯颗粒的工业用袋通常必须具有0.12-0.15mm的厚度,以满足正常的强度要求,而使用最佳定向及交叉层压的聚乙烯薄膜可将此厚度降低至约0.07mm。但是,当此交叉层压制品系用公知的方式制造时,仅有极少数种类的用以将薄膜制成袋的制袋机及极少数可取得的种类的袋体填充机能够适当地处理如此薄且脆弱的薄膜。
本发明人先前在EP-A-0624126的说明书中叙述了一种交叉层压制品,其除了由定向及交叉层压所得的改良强度性质之外,亦由于其几何构造而在此方面呈现出显著的改良。
此为一种具有轻微波浪状构型的交叉层压制品,其中在层压制品一侧或两侧上的弧状波峰(crests)比其它部分都还厚,而在这些较厚的弧状波峰之间的材料则大致呈平直状。(见该专利公开文本的图1、图2。)这些构造系通过在特殊的条件下,在多组的有凹沟的滚轮(grooved rollers)之间拉伸而得到。此拉伸亦造成横向的拉伸定向。所公开的最终产物的波长系介于2.2与3.1mm之间。
依据该专利的交叉层压制品自1995年起已工业生产,用来制造工业用袋,结合了高分子量高密度聚乙烯(HMWHDPE)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薄膜重量为90gm-2,且该稍呈波浪的形状与较厚的波峰结合起来造成薄膜某一方向上具有坚韧性,此性质已被证实对于使用如此薄的薄膜的制袋机的性能非常重要。但是,虽然具有符合强度要求的70gm-2的标准,该薄膜仍不适用。
再者,该薄膜表面的波纹特性使得经常需要的精细印刷成为不可能,且当一堆袋体以惯用的方式,通过袋体交叉排列而堆栈起来时,也某种程度地降低了堆栈在一起的装有内容物的袋体间的摩擦力。
另一个例子,一种由定向聚乙烯薄膜构成的70gm-2交叉层压制品制成的农作物防水布(例如,用以保护稻子),若仅考虑客观标准,将可充分地取代一种由挤塑涂覆的编织卷带所制成的100gm-2防水布。然而,实际上,使用农作物防水布的一般消费者在作选择时主要是基于“手感”及外观,将会拒绝该70gm-2的防水布,因为其较为薄弱,并认为其缺乏质感。
适当地添加一填料确可提高坚韧性,(本发明亦可选择性地包括填料),但这总是或多或少牺牲了抗击穿与扯裂传播强度(puncture and tearpropagation resistance),特别是在冲击作用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一种“质感”,并且改良薄膜层压制品 在至少一方向上的坚韧性,而不牺牲该层压制品的质感以及像大致二度空间的构造的外观,且不实质损害其抗击穿与扯裂传播强度,当需要时在该层压制品的至少一面上亦提供良好的可印刷性。
本发明的基本的思想是将波纹纸板的理论应用于热塑性薄膜层压制品,但以这样的方式来应用:凹槽结构(flute structure)制成极其细微(minifluted,小型凹槽),从而获得一种层压制品——其尽管具有因结构而提高的坚韧性(至少在一个方向上)但仍能满足上述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利-本特·拉斯马森,未经奥利-本特·拉斯马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96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的燃料供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