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插拔风扇及其端子座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10284.X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昌;余政书;陶鹏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H01R9/00;H01R13/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插拔 风扇 及其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我浮动的端子座及具此端子座的热插拔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系统的功能与运作速度提升,其所产生的热也相对增加,为维持电子系统的正常运作,现有技术是配置一风扇作为散热装置,通过气流强制散热,使电子系统维持于正常的操作温度。
现有风扇通过一组导线连接至一系统(例如主机板或电路板),以接收电源与驱动信号而作动。其中该组导线以焊接方式连接至该系统,或是将该组导线与一具管状端子的管状端子座连接,再通过该管状端子座连接至该系统。然而,当该风扇故障时,上述的连接方式无法于电子系统持续运作时进行更换。更甚之,该管状端子座与该系统上的对应端子座的形状及位置必须具有高准确度,故此风扇与系统之间的组装裕度很低,而致组装合格率不佳。
发明内容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热插拔风扇,以大幅提高组装裕度、延长端子座内端子寿命以及大幅提升组装合格率。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插拔风扇,其包括一风扇本体、至少一第一端子座及至少一第二端子座。该风扇本体具有至少一叶轮及至少一扇框。该叶轮容置于该扇框内,且该扇框周缘具有至少一第一容置槽。该第一端子座容置固定于该第一容置槽内,且具有至少一第二容置槽。该第二端子座容置于该第二容置槽内,且可于该第二容置槽内浮动。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一风扇的端子座,该端子座包括至少一第一端子座及至少一第二端子座。该第一端子座具有至少一第一容置槽,而该第二端子座容置于该第一容置槽内,且可于该第一容置槽内浮动。
本发明的热插拔风扇中,该第二端子座可以于至少一方向上浮动,也可以是该第二端子座与该第一端子座分别具有相互对应的至少一凸柱与至少一孔槽,该第二端子座再通过该凸柱于该孔槽内移动的方式浮动。该第二端子座用以与一系统端子座对应连接,且该第二端子座具有至少一铡刀式端子、夹持式端子或径向外凸式弹片端子。该第一端子座可以是以枢接方式容置固定于该第一容置槽内。
本发明的热插拔风扇更可包括至少一指示灯以显示该热插拔风扇的运作状态,其中该指示灯为LED灯。
本发明的热插拔风扇可以是轴流式风扇,也可以是离心式风扇。
在本发明的热插拔风扇因具有可浮动的端子座,故当该风扇热插拔于一系统上时,风扇端的端子座可以自行调整与系统端的端子座对应接合的位置,而轻易使该风扇与该系统连接,进而获得组装裕度大幅提高、端子座内端子寿命延长以及组装合格率大幅提升等效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绘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热插拔风扇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热插拔风扇 102:风扇本体
104:叶轮 106:扇框
108、112、114:容置槽 110:第一端子座
116:第二端子座 118:系统端子座
120:指示灯 122:孔槽
124:凸柱 126:铡刀式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绘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热插拔风扇100的示意图。本较佳实施例的热插拔风扇100为可于一系统内随时热插拔的风扇。该热插拔风扇100包括一风扇本体102、至少一第一端子座110及至少一第二端子座116。该热插拔风扇100可以是轴流式风扇,也可以是离心式风扇。
该风扇本体102具有至少一叶轮104及至少一扇框106。该叶轮104容置于该扇框106内,且该扇框106周缘具有至少一容置槽108。该风扇本体102可以具有一控制电路板,以控制该叶轮104运转。此外,也可以不需控制电路板,该叶轮104经由与该第二端子座116的端子而与系统(或外部装置)电连接,以接收来自该系统的信号而运转。该扇框106及该叶轮104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或塑胶。该扇框106及该叶轮104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该第一端子座110容置固定于该容置槽108内,且具有至少一容置槽112。该第一端子座110可以是与该容置槽108相对应的形状,例如是L形。该第一端子座110可以用枢接方式容置固定于该容置槽108内。该第一端子座11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或塑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02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进器的液压测试系统
- 下一篇:用于控制小区上行负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