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净水楼滤层中配用反冲洗的构筑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0472.2 | 申请日: | 200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8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先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先土 |
主分类号: | E03B3/08 | 分类号: | E03B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水 楼滤层中配用反 冲洗 构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构筑,尤其是涉及一种净水楼滤层中配用反冲洗的构筑方法。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的在先专利CN1067132C公告的《一种稳定水量的沉井构筑方法》在沉井刃脚部设有矩形喇叭口进水槽,以制止井外砂卵石向井内的涌入,进水部位不会被堵塞,且沉井自身也不会下沉,沉井产水量比原有方法增加50%以上,且水量稳定;本申请人的在先专利CN1766242A公开的《在地下水取水工程含水层配用矩形渗透渠的构筑方法》,在沉井外围任意方向配用渗渠断面积大,渗渠底板又平正的矩形渗透渠取代原有的圆形渗渠,特别是矩形渗渠两侧底部也设有矩形喇叭口进水槽,不仅扩大了取水范围,还解决了圆形渗渠进水孔、眼中容易先进砂卵石而后堵塞孔、眼,减少水量的弊端。但是,采用上述在先专利的净水楼的江河床下游附近大多建有拦江河坝,造成江河床水位压力传导作用减小,江河床水流对净水楼滤层上层的天然顺冲洗效果受到人为改变,滤层有可能堆积部分悬浮物等杂质而被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本申请人的在先专利作出进一步的改进,提出一种净水楼滤层中配用反冲洗的构筑方法,以避免净水楼的砂卵石表面滤层被堵塞。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的:
这种净水楼滤层中配用反冲洗的构筑方法,包括依江河道的上下游将所述净水楼分成分别与上、下江河道连接的上、下半部净水楼,上、下半部净水楼内配备反冲洗管道,其一端设有阀门和压力表,分别依次沿清水池以及间隔设置的刃脚部设有矩形喇叭口进水槽的大口沉井、两侧底部也设有矩形喇叭口进水槽的矩形渗渠向江河道的上下游延伸铺设,其上半管壁还设有冲洗孔、眼,用于引导江河水流对滤层及表面截留的影响过滤的杂质进行冲洗。
这种净水楼滤层中配用反冲洗的构筑方法的特点是还包括以下步骤:
(1)将净水楼外冲洗范围的滤层挖深或回填至设计深度;
(2)将所述反冲洗管道铺设在滤层最底处;
(3)在所述反冲洗管道的上半管壁外侧填充尺寸大于上半管壁的冲洗孔、眼的砂卵石,形成表面滤层;
(4)在所述反冲洗管道上面现场浇注混凝土防冲墩柱;
(5)覆盖或填满原来滤层与江河床持平。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的:
所述反冲洗管道是高强度压力管道。
所述反冲洗管道是常用的自来水管道,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ABS工程塑料管、DE聚乙烯管和无缝不锈钢管。
所述反冲洗管道的管径大小、接长、孔眼直径、管的变径都根据实地设计需要确定。
所述反冲洗管道内水流能量、水压都根据净水楼滤层颗粒大小及比例、江河床地表水在反冲洗时的流速计算确定。
所述反冲洗的范围是砂卵石表面滤层需要反冲洗的江河床,包括净水楼、大口沉井和矩形渗渠的设置地段。
所述反冲洗的时间是丰水含洪水季节。丰水含洪水季节水位高、流速缓慢,滤层冲刷相对稳定,且持续时间比较长,冲洗时间选择比较随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方法是利用江河流在丰水含洪水季节对净水楼滤层上层的天然顺冲洗时,采用人工铺设的反冲洗管道在滤层中进行反冲洗的铺助方法,造成滤层上层的顺冲洗与滤层中反冲洗相结合。当反冲洗水的流速增加到超过某一阈值时,水流对滤层中的悬浮物质的拖拽力将小于颗粒在水中的重力,达到滤层膨胀效果,这时在滤层中及滤层表面的悬浮物等杂质就会随江河水流转移之下流,实现净水楼滤层中杂质一次性脱离,使净水楼滤层在短时间内恢复和更新,显著减少了工程投资和制水成本,且能长期稳定净水楼产水量,提高供水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构筑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构筑六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反冲洗管道的断面示意图;
图5是图2的矩形渗渠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先土,未经陈先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04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