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电站的供导释风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0568.9 | 申请日: | 200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汪中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中民 |
主分类号: | F03D1/04 | 分类号: | F03D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电站 供导释风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一种风力电站的供风、导风和释风系统,特别涉及在风能丰富地区用沙 石、钢筋水泥和金属等材料,设计建筑一种不断向风力电站的风轮发电机械系统提供风 力,用于发电的供导释风的系统。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在地表上支架单根金属高竿,在高竿顶端安装小型浆 式直流风轮发电机组的方式利用风能发电。该类风力发电技术因受自然界风力、风速、 风向非常不稳定和变化大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所发出的电流也不稳定,用户只能先将这 些不稳定的直流电经过蓄电瓶存储后才能使用,还存在遇到大风、强风等恶劣气候条件 时不能安全正常运转发电的情况。由此产生成本高、电价贵、使用不方便等不易普及推 广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结合长期人们在修建水电站时总结出来的大量成熟技术和经验,依 照风和水在遇到物体绕流的规律,根据实践发现风力是一种可以通过非自然的人为方式 提高的特点,提出了选择在风能丰富的风口地区,采用沙石、钢筋水泥等材料设计建筑 一种可以对途径的来风,先进行拦聚的堤和坝,通过由拦风坝上面所设的来风分流窗口 对拦聚的来风进行分流,再经供风道和导风金属部件对拦聚来风进行提速再处理后,经 风轮机内的多层叶片连续卸能后转变为向供风力电站内风轮发电机械系统运转发电的动 能,被卸能后的来风被迅速以急扩方式释放,以此达到人们在不受风力、风速和风向瞬 间变化影响的前提条件下,实现能够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进行发电的目的。
运用本发明选择在风能丰富地区设计建筑的风力电站的供导释风系统,主要由供风 和释风的土建结构及导风金属部件三部分构成,组成该系统的结构和部件如下:
选择用沙石和钢筋水泥材料设计建造的供风和释风的土建结构部分,是由一座以迎 风面为正前面,坝前外壁为内凹状的发电站建筑物主体—拦风坝,由该坝体两行端斜向 前方,并逐渐延伸的其内壁呈内凹状的两条拦风堤,共同成为风力电站供风和释风的土 建结构的外部整体布局。
本发明的局部参照楼房设计,将风力电站拦风坝设计为一座有多层、每层又设有多 个来风分流窗口,各来风分流窗口内部之间的结构相同但相互隔绝;
各来风分流窗口内部的土建筑结构既可以采取呈水平横向结构统一排列设计建造;也 可采取垂直纵向结构统一排列设计建造。在此介绍的是一种按水平横向统一排列设计的 供风和释风土建结构顺序建造:第一长方形上下两壁由外向内的中下方水平渐缩的供风 道(以下简称:供风道)和第一风轮机室,第二供风道和第二风轮机室、第三供风道和 第三风轮机室及一道急扩释风门口(以下简称:释风口);另在每个内部结构设计相同的 供风分流窗口里面,呈前后顺序排列的各供风道、各风轮机室的左右两侧设计建造有隔 断墙,隔壁为一间发电机房。
导风金属部件包括:1、在每条供风道内下壁表面上端各镶装有一块可向上呈角90度 轴转的电动液压金属导风板(以下简称:导风板);2、在第三风轮机室后释风门口内 安装有两扇电动液压金属横向对开推拉门(以下简称:推拉门)一道。
按上述由三条供风道、三块导风板、三台风轮机室和一间发电机房组成的简称为“三 室”的本发明系统中的一个供导释风户,每户内也可设计成一室或多室。参照人们对住 宅楼房有关习惯称呼,将拦风坝上面的各供导释风户纵向组成为一个单独的供导释风单 元,再将各供导释风各单元横向组合后,就成为该风力电站的供导释风系统。
风力发电机械系统是由:1、在每个风轮机室内可安装一台卧式风轮机,该机的中心 轴与隔壁发电机房内一台交流发电机的转子用连接轴水平连接,再连同发电机和地面基 座全部安装固定后,组成一台风轮发电机组;在前后依次排列待安装的三台风轮发电机 组运转发电输出的电流按照先进行输变电处理的工艺流程,进行有关器材安装后,组成 该供导释风户内一个可单独运转发电的风轮发电机械小系统;2、该供导释风单元各户内 待安装的各风轮发电机械子系统组成风力发电机械的子系统;3、由各供导释风单元内待 安装的各风轮发电机械子系统共同构成本风力发电站的风力发电机械系统。
本发明风力电站的泄洪排水闸门和供导释风系统中各单元、各户中有关导风板排风 门,可以由人工分别进行操作,也可由该电站控制中心人员使用待装的有关传感装置进 行集中操作,还可采取将各有关传感装置编程纳入计算机终端由计算机自动化系统进行 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中民,未经汪中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05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射器芯杆及其在注射器中的应用
- 下一篇:龟头冠状性爱延时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