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藻苦荞馍片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0576.3 | 申请日: | 200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3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颖;王岩艳;李博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颖 |
主分类号: | A23L1/164 | 分类号: | A23L1/164;A23L1/29;A23L1/308;A23L1/337;A21D13/04;A21D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藻 苦荞馍片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焙烤制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营养复配型馍片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馍片是以小麦、杂粮等为主要原料,经蒸馍、切片、晾干或人工加热去除水分而制成的一种口感酥脆的食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苦荞麦是近代公认的世界性的新兴作物,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集营养、保健、药用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螺旋藻是迄今为止科学家发现的最优秀的、营养最全面、最均衡的纯天然蛋白制食品源,也是一种具有多方面作用的天然资源。
苦荞蛋白质含量比较低,难以形成有效的面筋网络,很难加工。而螺旋藻蛋白质含量高达55-71%,二者同时添加,易于加工;螺旋藻营养价值高、保健效果好,特别是在预防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方面,与苦荞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且,螺旋藻含均衡营养物质,可调节脂肪代谢,具有减肥的作用,并且不会造成贫血,与苦荞能使人产生饱腹感的作用相得益彰。
基于以上原因,本发明以小麦粉、苦荞面粉和螺旋藻粉为主要原料,通过选择适宜的配比,经调制、发酵、烘烤等加工工艺,生产出一种含有丰富的螺旋藻蛋白质、螺旋藻多糖和苦荞粗纤维的螺旋藻苦荞馍片,营养价值高、保健效果好、外观漂亮、风味独特,并且除去了螺旋藻的腥味和苦荞的苦涩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在基础原料上做更加科学的营养复配,研制出一种营养价值高、保健效果好、具有健康减肥作用的新型馍片,使馍片这一传统食品在保留其特色的同时更趋完美。其主要步骤如下:以小麦粉、苦荞面粉和螺旋藻粉为主要原料,通过通过选择适宜的配比制作工艺,经调制、发酵、汽蒸、切片、烘烤,进而生产出螺旋藻苦荞馍片。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的生产螺旋藻苦荞馍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小麦粉和苦荞面粉分别过筛;将螺旋藻粉与水(比例为1∶1.5-2.5)加热至75-95℃;用30-40℃的温水将酵母溶解(酵母与水的比例为1∶1.5-2.5)。
(2)取65-90份小麦粉、10-35份苦荞面粉、0.5-1.5份处理好的螺旋藻粉、0.25-0.33%溶解的酵母,混合均匀,再加入适量的30-35℃的温水,和面7-11min。
(3)静置10min后,放在醒发室(温度30-35℃,湿度70-75%)中醒发35-65min,然后汽蒸30-45min,自然放凉或冷却。
(4)将面团切成6-7mm厚的薄片,放入烘箱中,初烤200-210℃、4-5min后,喷油,再200-210℃、10-11min。
步骤(1)所述的螺旋藻粉与水的加热温度,以80-90℃为较佳,酵母溶解时水的温度以35℃为较佳。
步骤(2)所述的混合物的配方,以小麦粉70-80份、苦荞面粉20-30份、螺旋藻粉0.5-1份为较佳。
步骤(3)所述的醒发和汽蒸时间,以醒发40-60min、汽蒸30-40min为较佳。
步骤(4)所述的烘烤温度和时间,以初烤200℃、5min后,喷油,再烤200℃、11min为较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所做出的某些改变和调整也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将小麦粉和苦荞面粉分别过筛,将螺旋藻粉与水按比例1∶1.5加热至75℃,用30℃的温水将酵母溶解(酵母与水的比例为1∶1.5)。取65份小麦粉、35份苦荞面粉、0.5份处理好的螺旋藻粉、0.25%溶解的酵母,混合均匀,再加入适量的30℃温水,和面7min。静置10min后,放在醒发室(温度30℃,湿度70%)中醒发35min,然后汽蒸30min,自然放凉。然后将面团切成6mm厚的薄片,放入烘箱中初烤200℃、5min后,喷油,再烤200℃、11min。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颖,未经刘文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05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