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娱乐健身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1318.7 | 申请日: | 200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7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阳立云;陆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蓝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F9/02 | 分类号: | A63F9/02;A63F13/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晓东 |
地址: | 545006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娱乐 健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娱乐健身机,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投掷所述投掷物产生的投掷信号得到相应的显示画面的娱乐健身机。
背景技术
如今,各种健身设备在市场上层出不穷,例如各种室内投球类设备,其可以用来锻炼使用者的臂力,并仅放置在室内,非常方便使用者锻炼身体,因此深受用户的喜爱。
但是,目前常见的健身机都采取使使用者按照设计模式重复运动的方式,达到锻炼的目的;在不断完善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伴有光、声效果加以激励的技术方案,但都是基于系统中设置好的触发信息,无法与使用者实现人机交互,所以仍嫌枯燥。
另一方面,现今的娱乐设备大都由使用者直接控制,且基本都是通过直接触摸屏幕感应区或者通过操控手柄来实现引导界面的加载,这导致使用者在整个过程中主要维持坐姿,不利于身体健康;同时,直接触摸式或者手柄式操作,都迫使使用者贴近屏幕,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特别是对青少年的视力影响更大。
可见,现有技术只是各自在机械结构或是在声光电上提供娱乐效果方面,作出了部分的改进,但是并未充分将机械、视频、声频充分结合起来。因此,急需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健身机,但目前尚无此类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娱乐健身机,从而将健身和电子娱乐相结合,实现在健身过程中的人机交互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娱乐健身机,所述娱乐健身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机台底座、机身和处理装置,所述娱乐健身机还包括投掷物,所述机身设置有投掷板和与所述处理装置连接的投影机,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响应通过向投掷板投掷所述投掷物产生的投掷信号,并通过所述投影机在所述投掷板上显示相应的显示画面。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处理装置还连接有感测装置和数据库模块;其中所述感测装置用于感测击中所述投掷区的投掷物,产生相应的投掷信号,并向所述处理装置传送所述产生的投掷信号;所述数据库模块与所述处理装置电连接,用于存储并提供在先设定的相关显示画面数据。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投掷板上以开口的方式设有一个或多个投掷区,并且所述投掷区与所述投掷物的大小相对应。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投掷板的下方还设有导球板,其用于回收和引导所述投掷物。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机身还设置有储存所述投掷物的第一储物区,以及回送投掷物的回送通道,所述机身前端设置有第二储物区,当启动所述娱乐健身机时,所述投掷物从所述第一储物区通过所述回送通道,自动输送到所述第二储物区。其中,所述回送通道可以预定角度(锐角)倾斜,以利用重力原理回送投掷物;为了合理的控制投掷物的回送速度,所述预定角度优选为15°~30°;所述回送通道的表面可由柔性材料构成,所述柔性材料优选为帆布,起到缓冲作用,以避免下落的投掷物弹起;而且,为了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与处理显示装置之间的人机交互,所述回送通道优选为多条,分别连接多个具有高度差的第二储物区。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球板还设置有闸门,其打开和关闭状态由所述处理装置控制,通过所述闸门的开/闭使投掷物通过回送通道自动输送到第二储物区/第一储物区。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投掷板上设有多个投掷区时,与所述多个投掷区对应地设置有多个感测装置,由于每个投掷区都相应地设置了感测装置,故可以相应地提高检测精度。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投掷物为弹性球状物,所述弹性球状物的直径小于所述投掷板和导球板之间的距离,因此克服处理装置对投掷信号进行处理所产生的显示滞后问题,使视觉感觉更加真实;另一方面,为了使感测装置确实感测到投中的弹性球状物。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球板朝向所述机身前端向下倾斜。当投掷物未击中投掷区时,可以使其通过倾斜的导球板落到所述传送通道。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机台底座、所述机身、所述处理装置可拆分地连接,且所述投掷板相对于所述机身前端的距离可调,由此可以适应不同体力、视力的人群及其所述人机交互需要。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机身前端还开设有预定高度的凹槽,且与所述第二储物区相连,利用所述凹槽,使得身高小的儿童可站在所述凹槽上,以相对较近距离向所述投掷板进行投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蓝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蓝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13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