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不同速率线路绑定的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1361.3 | 申请日: | 200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5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袁立权;曹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4 | 分类号: | H04L29/04;H04L12/56;H04L12/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洪;霍育栋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不同 速率 线路 绑定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实现不同速率线路绑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局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所述局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通过之间的绑定组相连,所述局端设备或用户端设备根据对绑定组中线路数据处理能力的探测结果或绑定组状态变化信息,在不同速率的线路上分配数据流,实现不同速率线路的绑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局端设备包括第一绑定模块和第一绑定管理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绑定管理模块用于选定需要绑定的线路,建立绑定组,以及对绑定组进行状态监测;所述第一绑定模块用于接收数据流,或者根据其对绑定组中线路数据处理能力的探测结果或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绑定管理模块发送的绑定组状态变化信息,在不同速率的线路上分配数据流并发送;
所述用户端设备包括第二绑定模块和第二绑定管理模块,其中:所述第二绑定管理模块用于选定需要绑定的线路,建立绑定组,以及对绑定组进行状态监测;所述第二绑定模块用于接收数据流,或者根据其对绑定组中线路数据处理能力的探测结果或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绑定管理模块发送的绑定组状态变化信息,在不同速率线路上分配数据流并发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组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每个绑定组由两条以上线路组成,每个绑定组有一个唯一的绑定组标识;所述绑定组基于以太网或异步传输模式;所述线路包括数字用户线、以太网链路和异步传输模式链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局端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绑定模块相连的第一业务接口模块,用于与上层的传输层之间进行双向业务流的发送与接收,以及与所述第一绑定模块之间的数据发送与接收;
所述用户端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绑定模块相连的第二业务接口模块,用于与上层的传输层之间进行双向业务流的发送与接收,以及与所述第二绑定模块之间的数据发送与接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数据处理能力是根据以下一种或几种条件进行判定:所述线路是否能承载数据、所述线路的实际速率、所述线路的实际处理能力、所述线路的优先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组状态变化信息包括以下情况的一种或几种:线路断开、线路传输性能下降、绑定组中的线路增加。
7、一种实现不同速率线路绑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局端设备或用户端设备选定需要绑定的线路,建立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绑定组,并对所述绑定组进行初始化,所述选定的线路的连接速率不同;
作为发送设备的局端设备或用户端设备探测绑定组中线路数据处理能力或绑定组状态变化信息,根据探测结果在不同速率的线路上分配数据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绑定组进行初始化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局端设备或用户端设备在期望绑定的所有线路上向对端设备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消息中包括所述绑定组唯一对应的绑定组标识和所述绑定组中期望绑定的线路数;
所述对端设备接收到所述控制消息后,在收到消息的线路上返回应答消息;
所述局端设备或用户端设备接收到所述应答消息后,确定用于绑定的线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数据处理能力是根据以下一种或几种条件进行判定:所述线路是否能承载数据、所述线路的实际速率、所述线路的实际处理能力、所述线路的优先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根据对线路数据处理能力的探测结果分配数据流是指,所述发送设备根据以下方式的一种或几种在绑定组中能承载数据的线路上分配数据:所述线路的实际速率、所述线路的实际处理能力、所述线路的优先级;以及当能承载数据的线路发生变化时调整数据流在线路上的分配。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的实际处理能力是指线路传输接口的处理模块是否有足够的缓存对数据进行存储。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组状态变化信息包括以下情况的一种或几种:线路断开、线路传输性能下降、绑定组中的线路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13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外壳装置与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学变焦镜头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