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镜头活动机构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11484.7 | 申请日: | 200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4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弘临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镜头 活动 机构 保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镜头活动机构保护结构,特别是一种在微型镜头中防止对焦活动机构的弹性件产生形变的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科技的进步,使得数码相机的体积日趋缩小,目前的移动电话也大都配备有数码相机的功能,这些都归功于摄像镜头的模块化及微型化。在微型镜头内有许多种类的自动对焦驱动结构,目前被最普遍使用的是音圈马达(VCM),其由于具有体积小、用电量少、活动移位精确及价格低廉等优点,适合作为微型镜头自动对焦的短距驱动。
如图1所示,现有的镜头对焦活动机构包含有一上盖10、一底盖11、一镜头支架12及一外框架13,该外框架13内四外围分别嵌入四磁铁14,该镜头支架12内设有螺纹15,可旋入支撑一镜头16,该镜头支架12外围嵌设有一线圈17,该镜头支架12可活动于外框架13内的四磁铁14中心,并由线圈17通电产生磁场极性与四磁铁14相斥或相吸,从而带动镜头支架12进行对焦活动,该镜头支架12通过一上弹片18及一下弹片19支撑在四磁铁14的中心处。
在镜头16扭转锁入镜头支架12的过程中,会对镜头支架12产生一旋转扭力,而用以支撑的上、下弹片18、19的厚度很薄,一般为0.06公分,且弹片的弦非常细,如图2所示,因此弹片容易受到锁合扭力的影响而形变,甚至断裂。
由于镜头对焦活动机构为了达到省电及活动迅速的优点,因此支撑镜头支架12的弹性组件都设计成可弹性垂直活动,水平方向并没有弹力保护,因此镜头非常怕摔落,这是由于落下时的大冲击力会造成镜头在水平方向活动,从而造成弹性组件的损毁,甚至造成镜头由于无弹力保护而损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镜头活动机构保护结构,可防止微型镜头对焦活动机构中的弹性件产生形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镜头活动机构保护结构,其设置在微型镜头对焦机构的基座中,包括一上盖、一承载座、至少一弹性件及至少一保护片,该承载座供承载一镜头,该弹性件连接该上盖与该承载座,支撑该承载座并使其悬空于基座中,使该承载座可进行垂直方向的对焦移位及还原,该保护片设置在该弹性件的外部,并容置于上盖的中空结构内,用以限制该承载座进行水平活动,并限制当镜头装入承载座时的旋转扭力,防止该弹性件变形,其中,该上盖设有至少一嵌入部,该保护片设有至少一卡制部,对应于该上盖的嵌入部,卡制部置入嵌入部,使该保护片固定于上盖而限制该弹性件的旋转程度或水平方向的活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镜头对焦活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中现有的镜头对焦活动机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微型镜头活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的微型镜头活动机构的局部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微型镜头活动机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上盖
11-底盖
12-镜头支架
13-外框架
14-磁铁
15-螺纹
16-镜头
17-线圈
18-上弹片
19-下弹片
30-上盖
31-保护片
32-第一弹性件
33-支架
34-磁性组件
35-线圈组件
36-承载座
37-第二弹性件
39-镜头
40-贯穿孔
41-螺牙结构
42-嵌入部
43-卡制部
50-基座
51-上壳体
52-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此为本发明微型镜头活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在图3的基础上,省略镜头及上壳体后的局部组合立体示意图,本发明的微型镜头对焦机构包括一基座50,该基座50包括一上壳体51及一底座52,该上壳体51内又包括一上盖30、一保护片31、一第一弹性件32、一支架33、多个磁性组件34、一线圈组件35、一承载座36及一第二弹性件37,该承载座36供承载一镜头39,该承载座36为一中空环状结构且具有一贯穿孔40,在贯穿孔40与镜头39之间具有可对应锁合的螺牙结构41,以便将镜头39锁固在贯穿孔4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14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