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11940.8 | 申请日: | 200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5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嘉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H04M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虹桥正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佳铭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手机,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该手机中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未来手机的趋势是采用大屏幕的设计,并伴随触控屏幕的的功能。大屏幕可提供更多图标的显示区,并可因应不同的功能显示必须的图文资料。但由于大屏幕所耗成本高、资源大,耗电量大,显示过久又有高温的问题,因此使用大屏幕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
在手机的应用上,液晶屏幕(liquid crystal screen)由于分辨率高、技术纯熟且具有成本优势,已经成为大屏幕手机的主要显示装置。然而,相较于其他显示装置,如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屏幕,其耗电量较高,为手机等移动装置主要的电力消耗装置之一。虽然一般手机有省电模式,但仍需显示常驻的手机状态图标,例如电池电量、短信状态、来电显示等,因此屏幕愈大的手机,其耗电问题也就愈加严重。
此外,手机不外乎轻薄短小,屏幕所占空间愈大,手机的其余装置,例如按键,便会受到局限。因此,如何能够兼具省电与有效应用手机空间便成为手机设计的主要考量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兼顾省电与有效应用手机空间的手机。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发光二极管面板、第一触控面板以及第二触控面板。显示面板设置于第一区域,发光二极管面板设置于第二 区域,第一触控面板设置于第一区域,第二触控面板设置于第二区域。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根据电子装置(如手机)的设计需求,设置为相邻或不相邻。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区域可用来显示手机状态图标(如电池电量、短信状态、来电显示等)或是显示按键图标,并配合上述第二触控面板作为一输入装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显示装置具有一省电模式,可使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择一显示,例如当电力不足时,仅显示第二区域,以维持手机的正常拨接动作。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发光二极管面板为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而第一触控面板、第二触控面板包括电容式触控面板与电阻式触控面板。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利用发光二极管的低耗电特性,使用发光二极管面板作为手机的第二个显示区域,并结合第二触控面板作为输入装置,因此不仅增加手机的显示区域,更能有效降低大屏幕的耗电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手机装置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手机装置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手机装置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手机装置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手机装置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500:手机 115:显示面板
110:第一区域 125:发光二极管面板
120:第二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具有低耗电的功效,同时又兼具取代按键的功效,可应用于小型的手持电子装置,例如手机、MPS随身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以及笔记本电脑等。以下则以手机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手段。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手机装置图。手机100中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15、发光二极管面板(light emitting diode(LED)panel)125以及触控面板(未绘出)。显示面板115设置于第一区域110,发光二极管面板125设置于第二区域120,其中触控面板整合于发光二极管面板120和显示面板115之上,可分为电容式触控面板与电阻式触控面板,分别利用电容或电阻的变化来感应触碰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嘉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集嘉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1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棒状灯丝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组播承载资源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