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地闭合水渠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2771.X | 申请日: | 200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梁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3/00 | 分类号: | E02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地 闭合 水渠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5100224681,申请日为2005年12月30日,名称为“速成山地闭合水渠”的分案申请。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渠建造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适于山地、丘陵地区的闭合水渠的建造技术。
二、背景技术
在山地或丘陵地区修建水渠,引水上山,可实现荒坡变良田,荒山变花果山的愿望,但是由于这些地区的地势复杂,按常规的办法修建水渠免不了要频繁地架高桥修渡槽、打隧洞,这些高难度的复杂工程必然会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同时根据上、下水头的有限落差,要求漫长的水渠能形成均匀的坡度,这又增加了施工的难度,由于这些原因,许多引水上山工程最终不得不放弃或者半途而废。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地闭合水渠,以解决常规修渠的诸多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选择线路时,不必考虑架高桥修渡槽和打隧道,让水渠随地势的变化而相应起伏、蜿延,在勘测时,须将整个线路所有的凸起点进行清理、排列,在保证所有凸起点都低于起点水头的情况下,水渠总的走向须有一个由高到低的渐变过渡,水渠沿途根据分水需要而修建一些敞开式过渡渠段,其余则建成闭合渠,敞开式过渡渠段的选点须定在连接水渠上、下水头连接斜线与水渠实际路线的交点处,闭合水渠的骨架由螺旋状钢芯塑料条、控距绳、聚丙烯编织布和钢丝网构成,其中钢芯塑料条外层塑料选用工程塑料,其厚度为钢芯直径的1/4,钢芯则由钢丝绳构成,钢芯塑料条成型方法用塑料挤出机按公知成型工艺进行,钢芯塑料条的直径与螺旋管直径之比为1∶50,螺旋管每相邻两环之间分别用三根均匀分布、直径为钢芯塑料条直径1/3的塑料绳连接,螺旋管相邻两环的环间距等于螺旋管外径的1/6~1/7,聚丙烯编织布则根据螺旋管的直径缝制成管状使其能套在螺旋管上,压迫钢芯塑料条两侧的编织布,令其在螺旋管内侧面贴合并用尼龙绳缝在一起,对处于控距绳与钢芯塑料条连接处的编织布,则将编织布沿控距绳割开一道长5-10cm口子,让出部分控距绳后再将口子缝合,然后将螺旋管摆放在勘测好的线路上,在摆放前须在线路上用混凝土预修一个弧长为螺旋管周长1/3的弧面通道,在摆放的螺旋管上覆盖钢网,钢网的孔眼为边长2cm的正方形,构成钢网的钢丝直径为2mm,在编织布与钢网间灌注水泥沙浆,水泥沙浆的最小厚度为6~15cm,对于管路中的凹陷处,当凹陷段与上、下水头间的连接斜线的相应点的高度差大于10m时,须在该段螺旋管上覆盖双层钢网,两层钢网的间距为5cm,此处水泥沙浆的最小厚度为12cm,在刚完成水泥沙浆灌注的渠管外表面贴上石块并用水泥沙浆勾缝。
采用上述方案可收到如下显著效果:
1、由于山地和丘陵地区的复杂地理环境,修明渠须大量地建高桥修渡槽、打隧道,这些工程将耗费大量的资金、人力,同时要求漫长的渠道形成均匀的坡度,又因挖高填低得面对大量的土方工程,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建渠成本奇高,而本方案的水渠则能方便地随高就低,蜿延起伏。只要能保证上、下水头间必要的落差,同时保证渠道中的凸起点低于上、下水头间的连接斜线,其余部分可任意起伏蜿延,因此本方案可省去绝大部分工程项目和相应的工程投资。
2、由于本方案的渠道骨架采用钢芯塑料条构成的螺旋管与控距绳,聚丙烯编织布与钢丝网的巧妙结合,既能使骨架能自如地弯曲,又为水泥沙浆的灌注提供了最方便的施工条件。
3、方案中采用压迫钢芯塑料条两侧的编织布使其紧裹钢芯塑料条并在螺旋管内侧面贴合并缝制在一起的工艺,巧妙地使本处于骨架最内层的螺旋管在完成水泥沙浆的灌浇后悄然隐身于渠道壳体中,这将大大提高渠道壳体抗内压强度。
4、钢芯塑料条中的钢芯采用钢丝绳,既能极大地提高其抗张强度,又能赋予其柔性,重要的可消除因整体钢芯上的隐性裂纹而造成的工程隐患,同时由于其外周的塑料壳体的屏蔽和保护作用,消除了内部钢丝绳生锈的隐患。
5、由钢芯塑料条弯成的螺旋管具有最好的连接性能,连接时只需将两段螺旋管重叠几环并用尼龙绳捆扎,不仅不会让连接处成为薄弱环节,相反地还会使连接处的强度更高。
6、由于控距绳限制了螺旋管的最大环间距,这就确保螺旋管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薄弱环节。
7、本发明与同等流量的明渠相比,可缩短和减少80%以上的工期和投资。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山地闭合水渠的纵向剖面图。
图中1.钢芯塑料条,2.控距绳,3.聚丙烯编织布,4.混凝土,5.钢丝网,6.石块。
五、具体实施方式
在选择线路时,不必考虑架高桥修渡槽和打隧道,让水渠随地势的变化而相应起伏、蜿延,在勘测时,须将整个线路所有的凸起点进行清理、排列,在保证所有凸起点都低于起点水头的情况下,水渠总的走向须有一个由高到低的渐变过渡,水渠沿途根据分水需要而修建一些敞开式过渡渠段,其余则建成闭合渠,敞开式过渡渠段的选点须定在连接水渠上、下水头连接斜线与水渠实际路线的交点处,闭合水渠的骨架由螺旋状钢芯塑料条、控距绳、聚丙烯编织布和钢丝网构成,其中钢芯塑料条外层塑料选用聚乙烯塑料,其厚度为钢芯直径的1/4,钢芯则由钢丝绳构成,钢芯塑料条成型方法用塑料挤出机按公知成型工艺进行。钢芯塑料条的直径与螺旋管直径之比为1∶50,螺旋管每相邻两环之间分别用三根均匀分布、直径为钢芯塑料条直径1/3的塑料绳连接,以控制最大环间距,这个最大环间距等于螺旋管外径的1/6,聚丙烯编织布则根据螺旋管的直径缝制成管状使其能套在螺旋管上,压迫钢芯塑料条两侧的编织布,使其紧裹钢芯塑料条并在螺旋管内侧面贴合并用尼龙绳缝在一起,对处于控距绳与钢芯塑料条连接处的编织布,则将编织布沿控距绳割开一道长10cm口子,让出部分控距绳后再将口子缝合,然后将螺旋管摆放在勘测好的线路上,在摆放前须在线路上用混凝土预修一个弧长为螺旋管周长1/3的弧面通道。在摆放的螺旋管上覆盖钢网,钢网的孔眼为边长2cm的正方形,构成钢网的钢丝直径为2mm,在编织布与钢网间灌注水泥沙浆,水泥沙浆的最小厚度为15cm。对于管路中的凹陷处,当凹陷段与上、下水头间的连接斜线的相应点的高度差大于10m时,须在该段螺旋管上覆盖双层钢网,两层钢网的间距为5cm。此处水泥沙浆的最小厚度为12cm。在刚完成水泥沙浆灌注的渠管外表面贴上石块并用水泥沙浆勾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27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聚有机硅氧烷乳液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移动终端发起多方会议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