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服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4107.9 | 申请日: | 200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7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于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世鹏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2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00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振兴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服 治疗 化脓 中耳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药配方,具体说是一种口服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化脓性中耳炎在临床上的特点是耳内长期或间歇性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它是由中耳腔内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本病主要由致病菌进入中耳引起,擤鼻过于用力、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适当的咽鼓管吹张都可能使细菌进入中耳;有些患者则由于鼓膜外伤,使病菌从外耳道进入中耳。中耳进入病菌之后,如果人体抗病力不足,则发生急性中耳炎;如果病菌的毒力较强,治疗不当或者机体抗病力较弱,则中耳腔炎症的程度较重,并很容易迁延不愈而成为慢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临床特点为:外耳道红肿,局部压痛明显,鼓膜穿孔后,脓液流出,耳痛明显减轻。除有耳痛症状外,多伴有头痛、发热、恶心、呕吐及眩晕等症状。
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有理疗,局部用药,大量使用抗生素等等。但很难从根本上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使用中医治疗中耳炎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祛腐生肌、软化扩张血管促进坏死神经细胞再生、可达到消除耳鸣、恢复听觉神经的功效。为患者解除了痛苦,且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口服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成一剂药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为:焦栀9克,黄芩9克,柴胡12克,生地12克,车前子6克,木通9克,当归12克,甘草12克,赤芍12克,连翘9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各原料药的药理作用:
焦栀:苦寒清降,通利下行,清热除烦,解毒除湿。治热病虚烦不眠,消渴,目赤,咽痛,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黄芩:泻实火,去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
柴胡:柴胡味苦,性微寒。有解表和里、升阳、疏肝解郁的功能。
生地:苦寒清热,甘寒质润养阴,为清凉滋润之品,擅长于滋阴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车前子:利水,清热,明日,祛痰。 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
木通:泻火行水,通利稳中有降脉。治小便赤涩,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
当归:甘温质润,为补血要药,补血活血,又兼能散寒止痛。
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
赤芍: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疝瘕积聚,止痛。
连翘:治痔疮肿痛,痈疸肿毒。
本发明将上述药物混合后其药效协同作用,在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过程中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显著效果。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1:乔某,男,38岁。左耳间断流臭秽脓液2年余,听力减退,屡用中西药无效。患者头晕头痛,左侧外耳道充满脓液,中耳腔可有脓性分泌物,舌红、苔黄、脉滑数。中医辨证属湿热邪毒壅滞耳窍,诊为脓耳,用本方3天脓液显著减少,治疗5天,炎症消失,病情痊愈。随访年余,听力正常,未见复发。
病例2:董某,女,9岁。左耳跳痛流脓2日。体温38.7℃,耳后淋巴结肿大,压痛,耳部有抓痕及干枯血迹,脓液充盈中耳,黄色粘稠恶臭。以化脓性中耳炎采用本方治疗,用药三天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病例3:张某,男,30岁。一次游泳后,外耳道经常有分泌物,家人曾给服抗生素利君沙治疗,外用滴耳油,后症状消失,近周来再次出现耳道流脓水样物伴耳痛,发热、服本方一周后,耳道分泌物减少,无耳痛,继服一周,上述症状全无。
具体实施方式
例一:一种口服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成一剂药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为:焦栀9克,黄芩9克,柴胡12克,生地12克,车前子6克,木通9克,当归12克,甘草12克,赤芍12克,连翘9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世鹏,未经于世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41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甩油盘双向旋转结构
- 下一篇:三点轨迹式钉纽扣缝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