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彩色显像管用平板荫罩的边缘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4139.9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2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胜利;唐毅晟;王海兰;杨松义;位国龙;马元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正海电子网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9/14 | 分类号: | H01J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彩色 显像 管用 平板 边缘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彩色显像管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彩色显像管内平板荫罩的边缘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一般地说,彩色显像管的电子枪发射电子束,然后通过平板荫罩的透光孔打到荧光屏的相应位置而发出光来;而荫罩在此时会起到选色的作用。荫罩的有效面就是指其所有透光孔组成的区域范围,其最外侧的边界线与曝光时的电子束的角度共同决定了荧光屏上发光区域的边界。按照通常的处理工艺设计出的荫罩,在制造出彩管后,会在荧光屏的长边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类似锯齿状,影响了图像的质量。
当前,一般使用如下的方法来解决边缘锯齿现象,即采用变纵节距的方案,每一列的槽孔数量一样,每列的纵节距由长边边界除以荫罩空的数量得出,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奇数列与偶数列的边界上交替出现整孔和半孔;然后将所有半孔与其相邻的同列的整孔做平均处理,让两者的槽长相等。通过该处理工艺,以使得有效面的长边边缘保持平滑。但是该方工艺存在一定的缺陷,它会因为两侧长边的纵节距减小,而降低荧光屏两边的亮度,甚至会在角部附近造成隐约可见的明、暗分别,即所谓的“斑纹”现象;另外这种变节距的荫罩在使用的彩管上后,会因电子束扫描间隔与槽孔的纵节距之间的干扰现象,在荧光屏上形成垂直波动图案。
正是为了解决以上的这些问题,而提出本发明处理工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荫罩长边边缘处理工艺,可以使得彩色显像管荧光屏上的有效面长边边缘保持平滑,同时也保证了足够的透过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彩色CRT的平板荫罩,其中心区域为有效面区域,该区域内包括孔隙部分与无孔隙的陆地部分,孔隙部分是具有以预定间隔设置的一系列透光孔,孔沿平行于有效面区域短边的直线排列,桥架连接相连的孔,无孔的陆地部分为平行于带孔部分长边的条状部分,位于所述两列带孔部分之间,其中,对于带孔部分中的每一列,有效面区域长边的边界部分的几列孔进行如下处理。
定义一个所述槽孔的槽长为L、槽宽为W,一个所述槽孔的桥架宽度为B,该槽孔的横节距为PH,垂直节距PV=L+B,透过率
如果Tr′<0.75Tr,则该列最外列一个孔与相邻的孔合并,平分为两个槽孔,若果此时调整后槽孔的Tr′<0.75Tr,则与该列最外列一个孔与相邻的两个槽孔合并,平分为三个槽孔,以此类推,达到Tr′≥0.75Tr为止;
如果0.75Tr≤Tr′≤Tr,则该列最外一个槽孔不作改变;
如果Tr<Tr′≤1.05Tr,则对该列最外两个槽孔合并,平分为两个槽孔;
如果Tr′>1.05Tr,则通过调整该列最外列相邻的两个槽长及桥架的长度,使得Tr′=1.05Tr。
附图说明
图表1是平板荫罩有效面边缘处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表2是平板荫罩局部透过率估算示意图;
图表3是现有技术处理平板荫罩长边边界处理工艺示意图;
图表4给出了本发明平板荫罩长边边界处理工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实例与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正海电子网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正海电子网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41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电综合管理系统
- 下一篇:基于自动频率控制的信号处理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