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专用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14213.7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7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万连步;于淑芳;解玉洪;颜明宵;高义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G3/08;C05C9/00;C05D1/00;C05B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德山 |
地址: | 2767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专用 控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专用控释肥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硫磺、热塑性树脂包膜生产的玉米专用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缓释、控释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玉米的生物产量较高,需肥量大,科学合理施肥是高产、优质、高效发展玉米生产的重要方面。普通肥料由于溶解速度快,施入土壤后除了作物迅速吸收外,如遇大雨或灌溉,会有相当一部分肥料随土壤水淋洗至地下,造成肥料损失。为了保证高产,玉米需肥量大的特性决定了在开花期、籽粒灌浆形成期必需追施肥料,而追肥一是对玉米植株损害大,不利于籽粒灌浆和增加粒重;二是费力、费工,增加成本投入和农民负担;三是玉米生长期高温、多雨的季节特性又使所施肥料流失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控释肥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中国专利文件CN1587233(申请号200410050219.9)公开了一种玉米抗旱保水型包膜控释肥料,其包膜层组分为:聚乙烯醇、普通玉米淀粉、丙烯酸树脂吸水剂、沸石、氮肥控释粉剂、硫酸锌粉体和水,将保水型原料作为肥料包膜层包裹玉米专用肥。但目前的控释肥对玉米来说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能较好地做到控制释放的肥料价格昂贵,一般是普通肥料的几倍,生产上难以接受。二是有些水溶性包膜剂或无机包膜剂在多雨的玉米生长季节达不到养分控制释放的目的。三是缺乏肥料养分释放规律与玉米养分吸收规律相吻合的控释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专用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概述
本发明根据玉米的需肥规律,将不同包膜材料和包膜厚度的控释肥进行精确复配,形成玉米专用配方控释肥。该控释肥不仅养分释放规律与玉米的营养吸收规律相吻合,而且降低了肥料成本,使农民易于接受。同时采用该控释肥在玉米播种时一次施肥,以后不再进行追肥,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
发明详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玉米专用控释肥,原料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5%热塑性树脂包膜尿素 30~40份
6%热塑性树脂包膜尿素 5~15份
硫磺包膜尿素 250~350份
氯化钾复合肥 400~500份
氯化钾 50~150份
大颗粒尿素 40~50份
硫酸锌 5~15份。
上述原料均为市售产品,其中:
5%热塑性树脂包膜尿素是指包膜层质量为总质量的5%,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产售,型号为KTP03(43-0-0);
6%热塑性树脂包膜尿素是指包膜层质量为总质量的6%,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产售,型号为KTP04(43-0-0);
硫磺包膜尿素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产售,型号为KWS03(35-0-0);
氯化钾复合肥中,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含量分别是18%、18%、18%或者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含量分别是15%、15%、15%。
氯化钾原料中氧化钾的含量55~65%;
大颗粒尿素中含氮量45~48%。
以上原料中涉及的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比。
上述所有原料的粒径均在2~4毫米范围内为佳。
进一步优选的,玉米专用控释肥,原料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5%热塑性树脂包膜尿素 35~40份
6%热塑性树脂包膜尿素 10~15份
硫磺包膜尿素 320~350份
氯化钾复合肥 440~460份
氯化钾 80~100份
大颗粒尿素 40~50份
硫酸锌 8~10份。
本发明的玉米专用控释肥的制备方法,将上述各原料一起放入搅拌机中搅拌5~10分钟,充分混匀即得。然后将混合好的肥料送入计量、包装机进行计量、包装。
本发明的玉米专用控释肥的应用,是在玉米播种前作为基肥一次施入,不用再追施。
本发明的优良效果如下:
1.养分配比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42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