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用治疗鹅掌风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4341.1 | 申请日: | 200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4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芬 |
主分类号: | A61K36/758 | 分类号: | A61K36/758;A61P17/00;A61P31/10;A61K33/06;A61K3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2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用 治疗 鹅掌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治疗鹅掌风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鹅掌风即手癣,是癣菌侵犯手掌表皮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多见于成年人,一般单侧发病,临床上具有病程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鹅掌风初起手心及手指皮下有小水疱,并有瘙痒感;日久水疱隐没,叠起白皮,粗厚皲裂,形如鹅掌,故名。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因为风毒湿邪侵于皮肤所致。《医宗金鉴》云:“此证生于掌心,由生杨梅,余毒未尽,又兼血燥,复受风毒凝滞而成。”本病多由传染而得,往往夏轻冬重,难于治疗,为顽固性皮肤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用治疗鹅掌风的中药组合物,全部选用天然中草药,能够有效治疗鹅掌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外用治疗鹅掌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为:花椒10克,大枫子10克,鲜凤仙花5克,白芷12克,枯矾12克,皂角15克,雄黄5克,土槿皮30克,砒霜1.5克。
上药加酸醋500--1000毫升同放入砂锅内浸泡1夜,次日煮沸后,将药汁倒入瓷盆内,待温时将患手浸入药液中浸泡之,第一次浸泡2~4小时,第二次浸泡1~2小时。
药理作用:
花椒:可以杀虫止痒,外用治湿疹瘙痒;
大枫子:具有攻毒杀虫、祛风燥湿之功,其中含有大枫子油及脂肪酸钠盐,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奥杜央氏小芽孢癣菌有抑制作用;
鲜凤仙花:甘,温。有小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白芷:散风燥湿,散发在表之风邪,祛腐生新,促进创面愈合,对真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枯矾:有解毒、杀虫、止痒之效,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皂角: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化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雄黄:辛、苦、平。有毒。归心、肝、脾、胃、大肠经。败毒抗癌、祛痰镇惊、杀虫疗疮、消炎退肿。
土槿皮:性温,味辛;有毒。杀虫,止痒。用于疥癣搔痒;
砒霜:辛酸大热,有大毒。入肺经。蚀疮去腐,去痰定喘。
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之功效。在鹅掌风的治疗方面效果显著,且简便易行、无任何痛苦和副作用。
典型病例:
例一:刘某,女,60岁。5年前因洗衣受风所致,掌心起白屑,瘙痒,其后枯燥干裂成沟痕,伴有干血丝、微痛,经专科医院确诊为鹅掌风,久治不愈。使用本发明药物浸泡双手,一日两次,六天后掌心平坦,无白屑,无枯燥干裂。
例二:张某,男,50岁,2年前因右手掌心出现一不规则团块,干裂、痛痒,在某皮肤病医院诊为鹅掌风,曾给予复方水杨酸苯甲酸软膏、达克宁软膏外涂,效果不佳,用本发明药物浸泡治疗后,一个星期疼痛减轻,瘙痒消失。隔一天再服用一周后手掌平坦无干燥裂痕。
例三:李某,男,35岁,患者患鹅掌风两年多,右手掌自然皱纹加深,皲裂,自感疼痛,并延至第2、3指,角质层增厚,麦麸样脱屑,无汗,如树皮状,触之有粗涩感。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三天后,疼痛减轻,痛痒消失,皮损基本变平,五天告愈。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例一:一种外用治疗鹅掌风的中药组合物,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为:花椒10克,大枫子10克,鲜凤仙花5克,白芷12克,枯矾12克,皂角15克,雄黄5克,土槿皮30克,砒霜1.5克。
上药加酸醋500--1000毫升同放入砂锅内浸泡1夜,次日煮沸后,将药汁倒入瓷盆内,待温时将患手浸入药液中浸泡之,第一次浸泡2~4小时,第二次浸泡1~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芬,未经王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43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面显示器的背光源散热模块
- 下一篇:一种安全环保的红火蚁饵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