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4623.1 | 申请日: | 200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9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付继修;王晗;韩建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继修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P17/02;A61K33/06;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91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烫伤 药物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伤烫伤药物的成份及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
二、现有技术:烧伤烫伤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严重的留下伤疤,甚至面积达到一定比例会因破坏皮肤的呼吸功能导致脏器衰竭,有生命危险。虽然目前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种类繁多,但是治疗效果不理想。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长期实践经验并有大量临床治愈实例,在当地百姓中传为佳话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包括以下成分,黄芩、当归、红粉、地榆、黄柏、小蓟、川芎、甘草、紫草、黄连、槐树皮、虎杖,香油;还包括以下成分,地榆、贝壳、生石膏。包括以下按重量计配比,黄芩3-7克、当归1-3克、红粉4-8克、地榆10-20克、黄柏6-10克、小蓟(鲜)10-30克、川芎1-5克、甘草1-5克、紫草5-15克、黄连10-30克、槐树皮(鲜)40-60克、虎杖10-20克,将上述成分研碎,然后用450-550克香油并用非铁制品熬制而成糊状;还包括地榆和贝壳各半烘干制成的粉状与少量生石膏配制而成。最佳配方为:黄芩5克、当归2克、红粉6克、地榆15克、黄柏8克、小蓟(鲜)20克、川芎3克、甘草3克、紫草10克、黄连20克、槐树皮(鲜)50克、虎杖15克,将上述成分研碎,然后用500克香油并用非铁制品熬制而成糊状;还包括地榆和贝壳各半烘干制成的粉状与少量生石膏配制而成。采用上述成分制成的药物利用多种草药的综合药效相互作用以达到治愈并使轻度或重度烧伤烫伤病人均不留伤疤。
四、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黄芩2克、当归1克、红粉4克、地榆10克、黄柏6克、小蓟(鲜)10克、川芎1克、甘草1克、紫草5克、黄连10克、槐树皮(鲜)40克、虎杖10克,将上述成分研碎,然后用450克香油并用非铁制品熬制而成糊状待用;然后用地榆和贝壳各80克烘干制成粉状与少量生石膏搅匀而成。轻度烧伤使用时,将湖状药物涂抹至全部覆盖伤口,然后将粉状药物均匀撒在湖状药物上即可。一天分三次涂抹伤口,七天之内痊愈并不留伤疤。大王镇政府张某,腿部轻度烧伤涂抹四天后结痂,痊愈不留伤疤。重度烧伤使用时,将湖状药物涂抹至全部覆盖伤口,然后将粉状药物均匀撒多遍在湖状药物上,到湖状药物凝固即可。垦利县林业局李某,重度烧伤胸腹部配合该药使用,痊愈。
实施例2:黄芩5克、当归2克、红粉6克、地榆15克、黄柏8克、小蓟(鲜)20克、川芎3克、甘草3克、紫草10克、黄连20克、槐树皮(鲜)50克、虎杖15克,将上述成分研碎,然后用500克香油并用非铁制品熬制而成糊状;还包括地榆和贝壳各半烘干制成的粉状与少量生石膏配制而成。
实施例3:黄芩7克、当归3克、红粉8克、地榆20克、黄柏10克、小蓟(鲜)30克、川芎5克、甘草5克、紫草15克、黄连30克、槐树皮(鲜)70克、虎杖120克,将上述成分研碎,然后用550克香油并用非铁制品熬制而成糊状;还包括地榆和贝壳各半烘干制成的粉状与少量生石膏配制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继修,未经付继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46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