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孔距多头钻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4789.3 | 申请日: | 200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6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张学春;王维昌;宋振线;沈怀海;刘菲菲;孟凡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常林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9/16 | 分类号: | B23B39/16;B23B47/14;B23B47/30;B23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715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多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孔距多头钻,属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多头钻机领域中,主要的传统机型均为固定孔距钻削,且主要用于大尺寸孔距钻削加工,但随着机械工业的迅速发展,原有的多头钻的单一功能已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多元化、柔性加工的实际需要,发明一种可调孔距多头钻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可调孔距的多头钻装置,解决了多头钻专机制作费用高、生产柔性无法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孔距多头钻工作装置,它主要由输入轴(1)、箱体(5)、箱盖(26)、主动齿轮(2)、中间传动齿轮(4)、中间支撑轴(20)、从动齿轮(9)、输出轴(13)、摇臂(21)组成,箱体(5)及箱盖(26)上均匀分布着数个中间支撑轴(20)孔。其结构特征如下:输入轴(1)与输入支撑轴承(19)、主传动轴承I(24)、主动齿轮(2)、输入轴键(15)、隔套(17)、卡簧(10)连接在一起通过箱盖(26)固定在箱体(5)上;输出轴(13)通过摇臂轴承II(25)、挡环(12)、隔套(11)、摇臂隔套(27)、从动齿轮(9)、摇臂轴承I(8)、输出轴卡簧(7)固定在摇臂(21)上组成摇臂总成;中间传动齿轮(4)通过中间传动齿轮隔套(6)、滚针(23)、中间支撑轴隔套I(22)和中间支撑轴隔套II(28)被支撑在中间支撑轴(20)上;摇臂总成通过中间支撑轴(20)、螺母(16)紧固在箱体(5)上;主传动齿轮(2)与中间传动齿轮(4)相啮合,中间传动齿轮(4)与从动齿轮(9)相啮合。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结构,简化了多头钻装置,可以对各种孔距的产品进行快速加工,实现了一机多能,同时因此结构质量轻不受使用设备的限制,可在钻床、专机等动力设备上使用实现钻孔、攻丝功能。
附图说明
附图为发明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可调孔距多头钻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当转动的动力机构输出轴与多头钻输入轴(1)连接后,将动力通过固定在输入轴(1)上的输入轴键(15)传递到主动齿轮(2)上,通过主动齿轮(2)与中间传动齿轮(4)的啮合传递到中间传动齿轮(4)上,再通过中间传动齿轮(4)与从动齿轮(9)的啮合传递到从动齿轮(9)上,然后通过与从动齿轮(9)配合的输出轴键(14)传递给输出轴(13)带动固定在输出轴(13)上的钻头实现钻孔或攻丝功能;当需要调节孔距时,松开螺母(16)将摇臂总成绕中间支撑轴(20)转动,调整到合适的孔距和位置后,再将摇臂总成通过螺母(16)紧固在箱体(5)上;对于加工孔的数量不同,可通过调整固定在箱体(5)上摇臂总成的数量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常林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常林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47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影装置及其显示亮度调整方法
- 下一篇:电机定子线圈整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