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类定义和关系定义的拓扑建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5186.5 | 申请日: | 200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3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崔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014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定义 关系 拓扑 建模 方法 | ||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类定义和关系定义的灵活、高效的拓扑建模方法。
2、技术背景
拓扑图是将客观世界中的对象及对象之间的关系抽象为节点及节点间的连线,以节点和连线的形式来展示人们关心的信息,而忽略不关心的信息。客观世界中的对象及对象之间的关系构成物理模型。在物理模型中,对象的属性称为配置数据。拓扑模型是根据对象及对象之间的关系构建出来的拓扑节点和节点间连线的的集合。在拓扑模型中,节点和连线称为拓扑数据。拓扑建模是根据物理模型生成拓扑模型的过程。
由于拓扑图采用了节点和连线这种清晰、直观的展现形式,能够清晰展示人们关心的对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监控、资源管理等软件系统。
尤其是在电信领域中,很多网管软件都要求建立拓扑模型,使用拓扑图直观展示系统信息,例如故障管理系统,性能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随着电信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电信网络不断壮大,要求网络管理系统中拓扑模型能够灵活改变,并且拓扑数据能够及时更新。
在现有技术的大多数的软件系统中,拓扑数据是在项目开发或实施过程中手动根据配置数据创建,有些甚至将拓扑数据直接写入到程序代码中。如此的拓扑数据管理方式,不仅手动维护拓扑数据的工作量巨大,而且,使得拓扑模型难以更改,使得拓扑数据的维护非常艰难。许多客户不得不为了更新拓扑数据而重新开发整个系统。
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相同类型的对象抽象成类,将对象之间关系抽象为类之间的关系,通过类和类之间的关系进行拓扑建模。建模完成之后,根据类定义、关系定义以及配置数据通过拓扑数据生成器自动生成拓扑数据。一个系统中要管理的对象数据可能达到十几万条,但抽象成的类的数量却少的多。因才以类为基础进行建模能够大大降低工作量,使得拓扑数据易于维护。并且,本发明可以通过修改类定文件和关系定义配置文件快速响应模型变更,而不需要修改程序代码。
本发明的基于类定义和关系定义的拓扑建模方法,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面向对象分析的方法,从拓扑管理对象抽象成类,根据拓扑建模需要定义类属性,用面向对象的管理配置数据,生成类定义配置文件;
2)根据类定义和属性定义创建物理表,并将对象数据导入物理表;
3)物理表中的数据作为类对象数据,即模型的配置数据;
4)定义拓扑模型需要的实体关系,并存入关系配置文件;
5)定义模型的实体连接关系,并存入关系配置文件;
6)定义模型的抽象连接关系,并存入关系配置文件;
7)将关系定义自动翻译为SQL语句;
8)利用SQL语句自动生成拓扑数据。
在步骤1)中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将对象抽象成类,定义类属性,用面向对象的思想管理配置数据。
在步骤2)中为不同的类定义自动创建物理表,将类映射成表,类属性映射成表字段。
在步骤3)中采用数据库物理表持久化存储类对象。
在步骤4)中的实体关系定义,通过实体关系定义来描述哪些类对象要出现在拓扑图中。
在步骤5)中的实体连接关系定义,通过实体连接关系定义来描述出作为拓扑图上节点间连线上出现的类对象。
抽象连接关系定义,通过抽象连接关系定义来描述拓扑图上节点之间的抽象连线。
将各种关系定义自动翻译为SQL语句,并通过关系定义生成拓扑数据。
在应用于数据量大或拓扑模型经常变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修改类定文件和关系定义配置文件,快速响应模型的变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快速建立拓扑模型,生成并管理拓扑数据,利用拓扑图进行信息展示。并且,该方法可以通过修改类定文件和关系定义配置文件快速响应模型变更,而不需要修改程序代码。使用该发明可以缩短软件系统实施时间,增加系统灵活性。
该拓扑建模方法,具有的优势概括如下:
1)通过从对象抽象出类定义,从而减小了建模的工作量;
2)由关系定义生成拓扑数据,从而使的拓扑模型灵活、易与维护。
4、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拓扑建模示意框架图;
附图2为类及关系定义示意图;
附图3为节点拓扑图。
2.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方法作以下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5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