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服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5606.X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9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郑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海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13/12;A61K35/3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汝银;侯向东 |
地址: | 250014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服 用于 治疗 慢性肾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配方,具体说是一种内服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肾炎多见于成年人,它是具有进行病理改变的慢性肾脏炎症,病情逐渐发展。最终将发展为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是一个自身免疫性疾病,凡病情迁延不愈,超过一年以上者,均可称为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临床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但每个患者可表现的轻重程度不同,许多患者以水肿为首发症状,轻者仅晨起时眼睑及面部微肿,午后下肢略有水肿,经休息后短期内可消失。有些患者以血压增高为首发症状,继而发现慢性肾炎。
导致慢性肾炎病情起伏,迁延不愈的原因可能与感染长期存在或反复发生,致机体内长期有抗原存在,而引起持续性的免疫损害,以及患者本身存在某些免疫功能缺陷有关。
在慢性肾炎的治疗中,中医有着很大的优势。因为中医学是通过根本上恢复人体平衡,最终导致指标缓步下降直至正常,而不是治标不治本,一味地压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服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效果明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服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料药制成一天的剂量。
配方:黄芪20克,茯苓15克,山药15克,狗脊15克,枸杞子20克,陈皮10克,车前子10克,巴戟天20克,鹿角10克,山茱萸15克,木通10克。
用法:水煎,早晚各服1次,每日1剂。1个月为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观察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药理作用:
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主治脾胃虚弱,食少倦怠,气虚血脱,表虚自汗、盗汗。
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
狗脊:补肝肾,除风湿,健腰脚,利关节。治腰背酸疼,膝痛脚弱,寒湿周痹,失溺,尿频,遗精,白带。
枸杞子:滋肾,润肺,补肝,明目。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陈皮:有化痰止咳,疏通心脑血管,降血压等功效。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车前子:利水,清热,明日,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
巴戟天: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治阳痿,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子宫虚冷,风寒湿痹,腰膝酸痛。
鹿角:行血,消肿,益肾。治疮疡肿毒,瘀血作痛,虚劳内伤,腰脊疼痛。
山茱萸: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
木通:泻火行水,通利血脉。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
本发明将上述药物混合后,其药效协同作用,在慢性肾炎的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典型典型如下:
病例一,王某,男,33岁,山西人。患慢性肾小球肾炎,全身浮肿6月余,伴腰酸、乏力2月余。半年前因感冒后出现眼睑浮肿,继而波及双下肢浮肿,不发热,给强的松50mg,每日一次,青霉素针静脉滴入,半月后,查尿有所好转,强的松35mg减量至今,自觉症状时轻时重,而查尿蛋白未见好转,2个月前受凉后,自觉症状加重,经人介绍服用本方二个疗程后,尿化验正常,自觉症状消失,肾功能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病例二,谢某,男,56岁,湖南省连洪市人。间断性全身浮肿伴尿检异常三年,劳累后出现眼睑浮肿,全身酸困,继而下肢指压凹陷性水肿,无发烧、尿频、尿急等现象,到当地医院检查尿蛋白“++++”。按慢性肾炎住院治疗一月余,症状未见好转,出院后对症治疗,症状自觉减轻,但反复发作,一周前,因“外感”腰痛加重,伴眼睑及双下肢轻度浮肿。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药方治疗三个疗程,病情好转,出院后病情稳定,随访二次未见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海波,未经郑海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56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