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植物精华抗菌洁手液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5748.6 | 申请日: | 200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7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海涛 |
主分类号: | A61K8/97 | 分类号: | A61K8/97;A61Q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3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植物 精华 抗菌 洁手液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植物精华抗菌洁手液,尤其是有效杀菌成分是甲克质、聚六亚甲基胍作为配方体系配以月桂基硫酸钠、烷基聚葡萄糖苷、甜菜碱、肉豆蔻基丙酸酯、芦荟、维生素E等植物精华精制的洁手液。适合于饭店、宾馆、医院、商场、银行、学校、幼儿园、家庭及办公室人员使用;又能在医院里、护理中心、托儿中心、快餐店、厨房和浴室里作为洗手后的补救措施,以用来杀灭可能存在的致病菌,同时具有祛除异味的功能。已有手消毒液品种很多,杀菌性能不一,有效成分多为氯、碘、醛、醇、酸类等,其成本价格高、杀菌效率低、稳定性差,有毒性、腐蚀性和刺激性气味,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异味无法消除。因此,人们一直希望能有一种能在杀菌同时,滋养皮肤,保持皮肤正常生理环境,不油不粘,不污染皮肤和衣物,无色无毒,自然吸收,祛除异味、安全稳定的中药植物精华抗菌洁手液。
背景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已有产品不足的中药植物精华抗菌洁手液。属于无毒、无刺激、无腐蚀、无过敏、无色无味无副作用的绿色产品,具有洗手消毒护肤、稳定性好、杀菌祛味、随身携带、方便实用等特点。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要点在于选择合适的组分,并进行合理混配,经加热、乳化反应而成的一种中药植物精华抗菌洁手液。
本发明选择的配方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甲克质5-8;聚六亚甲基胍0.2-0.5;月桂基硫酸钠15-18;烷基聚葡萄糖苷3-5;甜菜碱3-5;肉豆蔻基丙酸酯10-15;芦荟2.0-5.0;维生素E1-1.5;去离子水加至100。
甲克质、聚六亚甲基胍作为主要的消毒杀菌组分,该组分中的各种消毒因子具有很高的活性,对微生物有很强的亲和性,故很容易被通常呈负电性的各类细菌、真菌、病毒所吸附,快速全面地渗入到细菌细胞内,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抑制了它们的分裂繁殖功能;通过其协同消毒作用能迅速破解各类细菌、真菌、病毒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及脂蛋白,并能抑制细菌的脂氧酶和环氧酶的活性,使细菌生长、繁殖、代谢通过生物氧化作用而取得的所需要能量被破坏,细菌基本的生命活动停止,达到杀菌作用.
肉豆蔻基丙酸酯、芦荟、维生素E作为辅助组分加入混合物中,其作用机理是该组分中的各种活性因子具有全天然广谱的抗微生物活性、抗菌活性和杀菌的功效天然护肤油脂。具有消炎、抑菌、止痒、抗过敏、软化皮肤、吸收强紫外线、滋润皮肤的功效,并使消毒液的粘稠度提高呈胶体状,并很快在被消毒物体的表面形成一层无色透明膜,增加了长期抑菌效果。月桂基硫酸钠、烷基聚葡萄糖苷、甜菜碱作为辅助组分加入混合物中,组成有适宜的清洗力和脱脂作用;优良的起泡能力和稳泡性,粘稠度适宜;使对手和皮肤有极好调理作用的基液。
本发明产品的制备方法是:
1)按配比将所述组分甲克质,加入到微酸酶溶液中,40℃搅拌溶解成胶状。
2)按配比将所述组分肉豆蔻基丙酸酯、芦荟、维生素E加热溶解。
3)按配比将所述组分聚六亚甲基胍、混入搅拌的上述混合液中。
4)按配比将所述组分月桂基硫酸钠、烷基聚葡萄糖苷、甜菜碱依次加入到上述聚合混合液中,搅拌均匀,混合于去离子水并溶解。调PH为中性。再进行乳化反应,待反应液冷至30-40℃后分装。
本发明同已有的消毒剂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有适宜的清洗力和脱脂作用,消毒杀菌效果显著,经实验,本产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15秒钟杀灭率可达100%。(2)无毒、无刺激、无腐蚀性、气味清香。经对动物毒理实验测定,没有产生不良后果,属于无毒消毒剂。(3)适宜的粘稠度;无毒、无刺激、无过敏、无副作用安全稳定的绿色植物产品(4)使用范围广,适合于各个领域人员手的消毒杀菌。(5)具有保湿性,保持皮肤的正常生理环境,自然吸收。(6)化学性质极为稳定,有效期两年。(6)工艺简单,成本低。抗菌效果好,在清洁个人卫生洗手的同时,杀灭可能存在的致病菌,同时具有祛除异味滋养皮肤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按照下表所列数据(重量百分比%)及其所属步骤进行配置:数据表:
配方一:
甲克质 5.2-8.0
聚六亚甲基胍 0.2-0.5
月桂基硫酸钠 15.0-18.0
烷基聚葡萄糖苷 3.0-5.0
甜菜碱 3.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海涛,未经吴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57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强酸阳离子交换纤维柱分离提纯氧化镧的方法
- 下一篇:口腔护理牙膏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