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活性水处理膜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5785.7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8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宇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3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活性 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活性水处理膜。选活性微生物、高分子聚合物的衍生物的混合体,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包被于固体表面滤料,高韧性无纺布介质,制成多层生物活性水处理膜。可以迅速、高效地减少水中的COD、BOD5、氨氮等物质的含量;它还可以抑制吲哚、硫醇盐、粪臭素等臭味物质的产生,从而去除异味;在污水处理的最后阶段,使用本产品将有利于污泥与水的分离,缩短污水停留时间,并且使出水水质更加清洁。使用简便,直接投加到水体中即可,不需要额外增加设施,节约能源,节省了资金的投入。产品既无毒性也无腐蚀性,更无污染性,它的使用没有任何特别要求或忌用范围。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和必要环境因素,随着工业高度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发展,市政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水质也有所变化,新型的、难降解的化合物时常出现。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使市政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发生问题,表现在水量超出污水厂处理能力或者出水水质不达标,甚至发生污泥膨胀、污泥中毒等现象。每年我国有大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废水、漂尘沉降物,另外还有一定批量的化肥和农药浸入土壤。这些污染物已从地面、空中污染水源水源。水质问题水质污染等问题已日益严重。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问题。因此,人们强烈要求获得符合水源水水质标准的水,减少由于日益严重环境污染水源带来的各种疾病,这已成为人们的强烈现实要求。已有的水处理产品很多,性能不一、效果单一、大多不理想,而且这些产品工作时耗电、耗能、耗资巨大。因此,人们一直希望能有一种安全可靠,又环保节能的水处理活性生物膜。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生物活性水处理膜,具有以下特点:(1)附着于固体介质表面上的微生物对水量,水质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2)固体介质利于微生物形成稳定的生态体系,栖息微生物的种类较多,处理效率高.(3)降解产物污泥量少.(4)管理方便.在不用电能的基础上,通过多层活性生物膜,能够提供符合水源水水质标准的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选择合适的组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而成一种生物活性水处理膜。
本发明选择的配方如下:活性微生物培养物5-8种;高分子聚合物的衍生物10-20%;高韧性无纺布介质,制成生物膜的厚度2~3mm.。
生物膜是依靠附着于固体表面滤料,高韧性无纺布的介质上而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净化有机物的好氧处理方法,借助于挂膜介质,当有机废水流过介质表面时,微生物在其表面生长繁殖,形成生物膜,膜的表面溶有较多的溶解氧,形成好氧层,膜的内层溶解氧较少,易形成厌氧层,整个膜处于增长,脱落和更新的生态系统.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将污水中的有机物作营养,从而使污染物得到降解。
本发明产品的制备方法是:
1).将5-8种活性微生物进行增菌培养。
2).将培养物,与高分子聚合物的衍生物相混合。
3)混合体用现代生物技术,包被于固体表面滤料,高韧性无纺布介质,制成多层不同形状、不同规格的生物活性水处理膜。
本发明同已有的产品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附着于固体介质表面上的微生物对水量,水质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迅速、高效地减少水中的COD、BOD5、氨氮等物质的含量;它还可以抑制吲哚、硫醇盐、粪臭素等臭味物质的产生,从而去除异味。.(2)固体介质利于微生物形成稳定的生态体系,栖息微生物的种类较多,处理效率高。通过多层活性生物膜,在污水处理的最后阶段,使用本产品将有利于污泥与水的分离,缩短污水停留时间,并且使出水水质更加清洁。.(3)无毒性也无腐蚀性,更无污染性,它的使用没有任何特别要求或忌用范围。降解产物污泥量少.(4)管理方便、简便使用。直接投加到水体中即可,不需要额外增加设施,节约能源,节省了资金的投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按照下表所列数据及其所述步骤进行配置:
配方一:
活性微生物培养物 5-8种
高分子聚合物的衍生物 10-20%
高韧性无纺布介质制成生物膜的厚度 2~4mm.
配方二:
活性微生物培养物 5-7种
高分子聚合物的衍生物 10-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宇,未经杨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57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常温粘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优化改良的化学沉淀法水处理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