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枣疯病的药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5825.8 | 申请日: | 200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8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冯殿齐;王玉山;赵进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N65/00 | 分类号: | A01N65/00;A01N37/20;A01P3/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疯病 药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植原体MLO(Mycoplasma-like Organisms)的防治,特别适用于枣疯病的防治。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我国枣树发展较快,栽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全国枣树栽培面积约600万亩,年产量10亿公斤,山东206.88万亩,产量25.5万吨,但存在着产量低、质量差现象,这是由于重栽培、轻管理,特别忽视病虫害防治造成。当前制约枣产业发展的病虫害主要是枣疯病。
枣疯病是枣树生产上的一种具有毁灭性的侵染性病害,几乎分布于国内外所有的枣树栽培区。20世纪70~80年代,河北玉田和北京的密云等县的金丝小枣曾遭到绝产绝收的巨大损失。1995年,韩国枣疯病大爆发,许多枣园的年发病株率高达20%~30%。近年来,我国枣疯病日益加重。据河北省林业科学院调查,太行山枣区发病率5%~10%,重病区达60%~80%;阜平县病树率为10%~15%,重病区达70%以上;曲阳县病树率平均为10%,严重地块达50%;唐县病株率为10%,数十万株枣树大部分被枣疯病所毁;据潘青华1999~2001年在北京市区调查,60~120年生的老枣树发病率在30%以上,有的重发病区如西直门、月坛等地区高达60%,死亡率超过30%。枣疯病已成为枣产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制约因素,进一步了解和防治枣疯病是当务之急。
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刘孟军教授研制出具有杀灭病原和补充关键营养双重功效的低毒高效复配药物—“祛疯1号”、“祛疯2号。李炳安发明的枣树用枣疯宁高效杀菌营养剂(申请专利号:CN9811001 5.5),由抗菌剂——农用链霉素、复方新诺明,调节剂—赤霉素,营养剂—中华大肥王复配制成,采用涂抹和灌根、喷雾的方法防治枣疯病。安教全(申请专利号:00118943)发明了一种治疗和预防枣疯病的农药及用法,它是用以下药物按以下重量份数配比制成的中药粉剂,胆矾60-100,白矾3-15,元明粉30-70,或加硼砂5-10,轻钙5-10,硫磺2-5。其使用方法可用根吸法、环切外缚法及水蘸法等。对枣疯病的治愈率至少可达60%以上,愈后不易复发,预防有效率达90%以上。西北化工研究院研制出适用于防治枣疯病、柿疯病、桑树萎缩病的一种复合型药肥,对病枣树进行三年至五年的用药,能使病枣树逐步恢复健康,冶愈率达85%。以上方法有的施药方式不科学,有的所用药物针对性差,造成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环保、高效的防治枣疯病的药剂,以有效控制枣疯病的危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由中成药、抗生素、植物生长调节剂、营养液、盐酸吗啉胍与水配制而成,其重量百分比为:
中成药 0.1-0.3%
抗生素 0.2-0.3%
植物生长调节剂 0.01-0.02%
Fe元素 0.3-0.8%
Zn元素 0.3-0.7%
Ca元素 0.2-0.6%
Mn元素 0.1-0.5%
B元素 0.1-0.3%
盐酸吗啉胍 0.1-0.3%
水 97-98%。
本发明所说的中成药为板蓝根和大青叶。
本发明所说的抗生素为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土霉素、四环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乙酰螺旋霉素、利君沙。
本发明所说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吲哚乙酸(IAA)。
本发明所说的营养液为Fe、Zn、Ca、Mn、B微量元素。
各种药剂按上述比例研碎,先后放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取上清夜装瓶 密封,现配现用或提前1-2天。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时间:4月中旬,枣树刚发芽时;10月中旬,枣树始落叶时。
(2)方法:在树干基部打三个注射孔,之间相距约120°;把药液放入1000ml专用塑料袋中,是一种连体式多针头输液器,然后挂在树干上,高度由滴管长度而定,药袋挂的尽量高,一般一天左右滴完。注射孔最后用木枝等塞住。
(3)次数:每年1-2次,最好连续防治3年以上。
(4)用药量:根据干径粗度,20cm以下每株树用1袋,20cm以上用2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58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近场通信终端实现自动充值的方法、装置及移动通信终端
- 下一篇:断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