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扳机试验台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5830.9 | 申请日: | 200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6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霍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明 |
主分类号: | G01M19/00 | 分类号: | G01M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01山东省龙口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扳机 试验台 | ||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气动机械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扳机试验台。
(二)背景技术:气扳机是利用气源做为动力驱动,对机械部件安装连接的螺母或螺栓进行拧紧。气扳机在生产厂家出厂前,都必须按检测标准对其拧紧扭矩、工作转速以及气体流量分别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的气扳机检测,通常是在不同的试验机上分别对其进行扭矩、转速和流量的测试。存在不足:单一项目的专用设备检测,既增加了生产厂家的设备检测成本,又因其检测工序多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三)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降低生产厂家的设备检测成本,又提高其生产效率的气扳机试验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气扳机试验台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机体、扭矩表、气体蜗轮流量表以及转速表;其改进在于:在所述机体内腔,分别连有扭矩测试装置、转速测试装置和气动装置;所述扭矩测试装置电路与扭矩表相接;所述转速试测装置电路与转速表相连;所述气动装置气路,与气体蜗轮流量表相接。
本发明通过采取上述结构,分别将测试气扳机的拧紧扭矩、工作转速和气体流量的检测装置设成一体。同现有技术相比,改变了过去专用设备单一项目检测为组合设备全部项目检测,明显地降低了生产厂家的设备检测成本,减少了检测工序,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带有局部剖面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A-A向剖面放大视图;
图4为图3中轴头杆(9)的K向放大视图;
图5为图1带有局剖面的后视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5所示。这种气扳机试验台,包括机体1、扭矩表2、气体蜗轮流量表3以及转速表4;在所述机体1内腔,分别连有扭矩测试装置、转速测试装置和气动装置。所述扭矩测试装置,其结构是在所述机体1内腔连有测试筒5;所述测试筒5内腔顶部固连有螺套6;螺套6孔螺纹配合连有轴头螺杆7;所述轴头螺杆7的一端外伸于机体1的台面上,其另一端滑动连于轴承座13内腔;在所述轴承座13内腔,固连有拉压杆12;所述拉压杆12一端与固连于测试筒5下端部的压力传感器8相接,其另一端的端面与轴头螺杆7端面呈间距对应(图2所示)。所述压力传感器8电路与扭矩表2相接(图1、图2所示)。所述转速测试装置,其结构是在机体1内腔转动连有轴头杆9;所述轴头杆9的一端外伸于机体1的台面上;另一端在设有圆盘的外圆上,对称设有2个齿形凹槽(图4所示);在所述机体1内腔,相对应轴头杆9圆盘外圆上的尖角凹槽位置,呈间距设有转速传感器10;所述转速传感器10电路与转速表4相连(图1、图3所示)。所述气动装置气路,与气体蜗轮流量表3相接(图1、图5所示)。气扳机做拧紧扭矩测试时,接通气动装置上的气源出气管11,使气扳机的扳套内六角孔,与扭矩测试装置的轴头螺杆7外六角端部环套接合,控制气扳机并带动轴头螺杆7转动,此时轴头螺杆7沿螺套6螺纹孔旋转做直线距离位移,轴头螺杆7另一端在轴承座13内腔做滑动位移,其端面逐渐挤向连于压力传感器8的拉压杆12端面并不断向其施加挤压力(图2所示),当气扳机带动轴头螺杆7端面通过拉压杆12上连有的推力轴承端面挤压压力传感器8旋转不动时,也是气扳机扭矩达到的最大值,通过压力传感器8的信号传输至扭矩表2,即刻测出其扭矩最大值(图1、图2所示)。同样操作气扳机并带动轴头螺杆7反向转动时,轴承座13内腔的轴头螺杆7端面,即刻与拉压杆12上连有的推力轴承端面分离,并通过连于轴头螺杆7轴上的推力轴承拉动轴承座13和拉压杆12对压力传感器8施加至最大拉力,同样可通过扭矩表2测出其反转最大扭矩值。当气扳机工作转速测试时,将其扳套与转速测试装置的轴头杆9外六角端部环套相接,控制气扳机并带动轴头杆9端部的圆盘转动至最高转速,此时圆盘外圆上对称设有的两个齿形凹槽在单位时间内的转动次数,通过转速传感器10的信号传输即可通过转速表4测出气扳机的最高转速值(图1、图3、图4所示)。当气扳机测试气体流量时,操作其空转至最大转速,即刻通过气体蜗轮流量表3测出其气体最大流量值(图1、图5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其它技术特征,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化显然都应视为等同特征,均属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明,未经王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58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