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辅管气力输送管道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5895.3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2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郭永吉;郑江家;王振峰;蒋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52 | 分类号: | B65G53/52;B65G53/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5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辅管 气力 输送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粉粒状物料的双辅管输送管道,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存储、装载粉粒状物料的料仓等储运装置中,为了保证物料的正常输送而需要对物料进行流态化处理。
气力输送就是以压缩气体为载体在密闭管道中输送粉粒料的一种输送方式,现有的气力输送一般分为三种方式,即稀相输送、密相输送以及混合式输送。对于现有多种类型的粉粒状物料来说,采用稀相输送会较容易形成栓流,而且稀相输送的缺点是耗气量大,难以满足输送性能要求较高的物料。采用密相输送方式,其料气比较大、输送气速较低,物料易于在管道内形成栓流、沙丘流或移动床流动,从而形成较低的悬浮速度、易于降低物料的破碎率和提高管道的磨损。
目前较为常用的气力输送方式,是采用辅助管补气以有效地防止管道局部堵塞。比如在主输送管道外部增加一旁通的辅助管。当主输送管局部出现栓堵时,通过辅助管向主输送管内进行补气以实现破拱,因此可在一条管道内输送多种物料。
现有混合式输送存在的缺点是,通过辅助管向主输送管内进行补气时,输送距离较长,单辅管的串联式补气需要较大的气量,往往在未出现料堵的部位也充入压缩气体,因此主输送管内的气速较高,也不利于降低物料的破碎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双辅管气力输送管道,其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双辅管分段式结构,即在主输送管与辅助管之间设置有多段分支输送管,以根据主输送管内的局部物料压力变化实现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气。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补气方式改进为阶段性补气,避免了单辅管串联式补气的气量浪费,根据在主输送管内部的局部物料堵管进行少量气体的补充,以达到节气的目的。
另一目的在于,有效地控制进入主输送管道内的气量,有利于降低输送气速,有利于降低物料的破碎率、降低堵管运行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双辅管气力输送管道,包括设置在中间料仓和目的料仓之间的一主输送管、以及与主输送管平行设置的一辅助管,其中,
在主输送管与辅助管之间设置有多段分支输送管,每段分支输送管分别连通于主输送管和辅助管。
如上述方案特征,每段分支输送管针对主输送管的不同部位,当某一局部出现堵管时,物料在主输送管内压力和流速出现较大波动,此时通过某一分支输送管从辅助管向主输送管内补入压缩气体,可将该局部堵料进行破拱。
进一步的改进设计是,所述的分支输送管,彼此之间互不连通。每一段分支输送管,在与辅助管的连通处设置一连通控制阀,同时在分支输送管末端设置有截止阀或丝堵。
在辅助管上增加若干分支,相对于单辅管可将原来的一次性串联式补气方式改为阶段式并联补气,真正达到了哪部分需要补气就进行补气的节气目的。
另外,可在与每一段分支输送管的相对应部位,在主输送管上设置一压力传感器。在对应的主输送管上增加压力传感器,可通过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值来确定分支输送管上的连通控制阀是否应该打开。
所述辅助管的末端连通于主输送管,可实现通过原有的辅助管向主输送管的末端进行补气的操作。
综上内容,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实现了一种阶段式补气,避免了单辅管串联式补气的气量浪费。还可控制进入主输送管道内的气量,有利于降低输送气速,有利于降低物料的破碎率、降低堵管运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所述双辅管气力输送管道的输送物料系统示意图。
如图1所示,日罐1,储料仓2,备料斗3,压送罐4,主输送管5,辅助管6;
分支输送管11,连通控制阀12,截止阀13;
分支输送管21,连通控制阀22,截止阀23;
分支输送管31,连通控制阀32,截止阀33;
连通控制阀62,截止阀63;
压力传感器51,压力传感器52,压力传感器53,压力传感器5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双辅管气力输送管道用于物料系统中,在日罐1和压送罐4之间设置有一主输送管5、与主输送管5平行设置的一辅助管6。
物料从储料仓2经过备料斗3被卸载到压送罐4中,通过压缩气体实现在主输送管5中的输送。
在主输送管5与辅助管6之间设置有三段分支输送管,分支输送管11、分支输送管21和分支输送管31分别连通于主输送管5和辅助管6,且彼此之间互不连通。
在分支输送管11与辅助管6的连通处设置一连通控制阀12,同时其末端设置有截止阀13,在主输送管5的相对应部位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58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