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向剂法合成ZSM-5分子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16161.7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0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科;张少华;许智芳;张淑珍;赵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9/38 | 分类号: | C01B39/38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10008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 合成 zsm 分子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向剂法合成ZSM-5分子筛的方法,用于合成ZSM-5分子筛。
背景技术
ZSM-5分子筛是美国Mobil公司于7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分子筛,其硅铝比高,水热稳定性好。随着硅铝比不同,其氧化钠含量发生变化,因此其酸量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调变,满足不同的催化要求。
在此领域内,研究也异常活跃,提出了多种合成方法。Mobil公司最初是以季铵碱为模板剂来合成的,合成的ZSM-5分子筛结构规整,晶相纯。由于有季铵碱起模板和导向作用,可以合成高硅铝比甚至纯硅ZSM-5分子筛。但季铵碱价格昂贵,国内主要依靠进口,合成成本高,废液不好回收,对环境污染很严重。
南开大学专利85,1,00463公开了一种“直接法合成”ZSM-5分子筛的方法,该方法不使用模板剂,直接使用水玻璃、无机酸、铝盐(或铝酸盐)合成。成本低,对环境污染相对小得多,但该方法合成晶化时间长,采取阶段升温晶化,增加了操作难度。
专利97100145.6公开了一种制备ZSM-5分子筛的方法,在合成过程中添加晶种,一般添加它本身或者Y型、X型分子筛。这些晶种在ZSM-5特有的合成体系中解离、扩散,此过程受热力学、动力学原因影响,障碍较多,过程较慢,所以合成时间很长,也易出现杂相。
专利00109593.5公开了一种用导向剂法的合成方法。其导向剂制备过程需加入有机胺做模板;程序升温完成后,对合成液要进行离心沉降或离心分离等一系列操作,将合成液体中接近透明的部分分离,清液才为导向剂。
专利200410093120.7公开了一种制备ZSM-5分子筛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商品ZSM-5分子筛反过来重新碱溶制备导向剂,将ZSM-5分子筛成品回头碱溶制备导向剂势必增加了合成成本。
专利200610117265.5公开了一种导向剂法合成ZSM-5分子筛的方法,但该导向剂制备要用到四丙基溴化铵或四丙基氢氧化铵做模板,分子筛本体合成使用硅源为硅酸酯,会对环境带来污染,同时增加产品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向剂法合成ZSM-5分子筛的方法,采用了导向剂,避免了使用有机胺,保护了环境,缩短了合成时间,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所述的导向剂法合成ZSM-5分子筛的方法,首先合成导向剂,再进行ZSM-5分子筛本体的合成,其中:
导向剂的摩尔组成为:Na2O/SiO20.05~0.5、SiO2/Al2O325~60和H2O/SiO2 10~90;
ZSM-5分子筛的摩尔组成为:Na2O/SiO20.01~0.6、SiO2/Al2O330~120和H2O/SiO2 6~80;
导向剂的合成方法如下:
1.1组成中硅源为溶液I;
1.2组成中铝源酸化后组成溶液II;
1.3将计算量的水分成两份分别向溶液I、II中补加,补加水后的溶液I、II体积比为(0.8~1.2)∶1;
1.4在搅拌状态下将溶液II滴加到溶液I中,控制滴加体积流速为0.1~80L/min;
1.5滴加完成后强力搅拌,然后升温,温度控制在20~100℃,最好为25-40℃,保温时间为2~24小时,得导向剂备用;
硅源为硅胶、水璃玻(模数3.0±0.1)或硅溶胶等,优选水玻璃。
铝源为硫酸铝;
酸化采用的酸是无机酸,主要为硫酸、硝酸或盐酸等,优选硫酸。
水使用去离子水。
ZSM-5分子筛本体的合成方法如下:
2.1将组成中的硅源与水调配成溶液甲;
2.2将组成中的铝源(或酸化,或不酸化)与水调配成溶液乙;
2.3在搅拌状态下,将溶液乙滴加进溶液甲中,再加入导向剂,加入量为甲乙两种液量体积和的5%~15%;最好为8~10%。充分搅拌,凝胶搅拌均匀,各相充分分散;
2.4将搅拌完成后的料浆移入高压釜中,封釜提温晶化;
2.5晶化完成后降温出料,经过过滤洗涤和烘干常规后处理,则得ZSM-5分子筛原粉。
硅源为固体硅胶、水玻璃或硅溶胶等,优选水玻璃。
铝源为硫酸铝、硝酸铝或硝酸铝,优选硫酸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61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