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去不饱和聚合物加氢后残余加氢催化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17806.9 | 申请日: | 2007-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3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贺小进;李伟;梁爱民;李洪泊;王爱东;胡保利;陈建军;陈淑明;申翠平;东普军;张国娟;常学工;石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6/08 | 分类号: | C08F6/08;C08F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金辉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去 不饱和 聚合物 加氢 残余 催化剂 方法 | ||
1.一种除去不饱和聚合物加氢后残余加氢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加氢催化剂包含具有式Al(R)3的三烷基铝作为助催化剂,其中三个R各 自独立地相同或不同且选自具有1~6个碳原子的支链或直链烷基和具有 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该方法包括向加氢之后的聚合物体系中加入水, 在60~70℃的温度下和0.01-0.02MPa的表压下混合30~60min,形成沉淀, 然后通过离心分离除去沉淀,从而除去所述残余加氢催化剂,并且水的添 加量基于加氢之后的聚合物体系的体积为0.01~1体积%,所述离心分离 的转速为2000-15000rpm,和离心时间为10-3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的添加量基于加氢之 后的聚合物体系的体积为0.6~1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饱和聚合物加氢所用 催化剂还包含作为主催化剂的元素周期表第VIII族金属的金属化合物或 配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饱和聚合物加氢所用 催化剂还包含作为主催化剂的元素周期表第VIII族金属的金属化合物或 配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饱和聚合物加氢所用 催化剂还包含具有1~12个碳原子的链烷酸或者具有4~12个碳原子的环 烷酸的铁盐、钴盐、镍盐和/或钯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饱和聚合物加氢所用 催化剂还包含具有1~12个碳原子的链烷酸或者具有4~12个碳原子的环 烷酸的铁盐、钴盐、镍盐和/或钯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盐为环烷酸镍, 且烷基铝为三异丁基铝、三异丙基铝或三乙基铝。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盐为环烷酸镍, 且烷基铝为三异丁基铝、三异丙基铝或三乙基铝。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 和聚合物为共轭二烯烃的均聚物或共轭二烯烃与乙烯基芳烃的共聚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轭二烯烃均 聚物为聚丁二烯或聚异戊二烯,以及所述共轭二烯烃与乙烯基芳烃的共聚 物为丁二烯或异戊二烯与α-甲基苯乙烯或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或嵌段共聚 物。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轭二烯烃与乙 烯基芳烃的共聚物为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 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无规共聚物、聚苯乙 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聚(α-甲基苯乙烯)-聚丁二烯-聚(α-甲 基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离心分离的转速为 2000~1000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780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