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式马铃薯淀粉加工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18232.7 | 申请日: | 200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7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胡东;刘山红;董桥梁;许先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德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0/00 | 分类号: | C08B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102600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马铃薯 淀粉 加工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铃薯淀粉加工技术。具体地说,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载式马铃薯淀粉加工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淀粉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上对淀粉的需求量也日趋增长,在薯类淀粉中,马铃薯淀粉占据了淀粉市场的较大份额,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副食品。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常年种植面积7000多万亩,约占世界面积的25%,总产量7500多万吨,约占全世界总量的19%和亚洲的70%,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在马铃薯淀粉的加工方面总体水平偏低,除了一些具有成套机械化生产能力的专门淀粉加工企业外,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人们仍然采用小规模的或作坊式的马铃薯拣选清洗、淀粉加工方法加工马铃薯淀粉,导致了生产力的低下。据有关资料,目前国内马铃薯淀粉年需求量为80多万吨,我国现有淀粉生产5000吨以上规模的厂家只有10家,达到一极品的产量仅5万多吨,约占国内需求总量的7%,我国每年还要通过各种渠道进口30万吨,国内市场尚缺口40多万吨。目前,缺口部分主要由低档产品或其它产品替代。
基于以上原因,随着机械自动化加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为提高生产效率,适合不同生产形式的各种马铃薯淀粉加工设备也越来越多的被设计研发出来,但这些设备或多或少的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由于传统加工方法都是需要将马铃薯从田地运至加工地点来集中加工,这就导致必然增加仓储、运输等环节,从而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在仓储、运输中产生的马铃薯的腐烂、变质、发芽等问题也会造成大量的损失以及导致最后加工出来的淀粉质量较低。我国在马铃薯保鲜贮藏技术方面比较落后,基本上以农户为单位分散贮藏,设备简陋、贮藏量小、技术水平低、损耗大,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10-15%的马铃薯因储藏运输管理不良以及病理和生理等原因腐烂,经济损失巨大。另外,由于传统的拣选清洗都是以人工手工操作完成,生产效率始终不尽人意。
专利申请PCT/NL2005/000393虽然已经公开了一种用于木薯等的车载式淀粉加工设备,但是,由于木薯和马铃薯的原料的不同,使得对于加工设备的要求也不同,比如:该发明公开了淀粉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将木薯原料切成小块、将小块木薯原料磨碎并加水形成液浆、用真空过滤装置去除液浆中的蛋白质等杂质、和干燥。该发明不能适用于马铃薯淀粉加工,因为木薯为长条状,而马铃薯则为球状,并且尺寸要远小于木薯,不需要先切割成小块;用真空过滤装置的成本非常高昂;而在干燥程序中,该发明采用了热空气加热,这种干燥方式要将空气加热到高至100-140摄氏度,能耗过高。因此,上述技术要并不能适用于马铃薯淀粉的提取。
因此,如果有一种能够专门用于马铃薯的、而且在生产现场就可将马铃薯加工为淀粉制品的技术,或者将马铃薯加工前期的拣选工作实现自动化的技术,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车载式马铃薯淀粉加工系统及方法,能够在马铃薯产地现场将其加工为淀粉半成品,解决现有马铃薯加工中存在的储藏运输高成本的弊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回流式清洗机,能够实现马铃薯从拣选到清洗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车载式马铃薯淀粉加工系统,至少包括依次相互连接且安装于至少一辆车辆上的如下装置:将马铃薯锉磨成浆液的锉磨装置;将所述浆液中的杂质从淀粉中分离出去并形成淀粉溶液的分离杂质装置,所述杂质包括蛋白质、和/或纤维;将所述淀粉溶液脱水处理而形成淀粉半成品的脱水装置;其中该系统还包括对马铃薯进行清洗的回流式清洗机,设置于所述锉磨装置前,与所述锉磨装置之间通过输送装置进行连接;所述回流式清洗机依次包括:对所述马铃薯进行干法去泥的干洗滚筒、对所述马铃薯进行比重去石的去石槽和对所述马铃薯进行逆流清洗的逆流清洗鼠笼;还包括一个带动所述干洗滚筒和所述逆流清洗鼠笼转动的转动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德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德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8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组合式气环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化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