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糖尿病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8392.1 | 申请日: | 200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5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信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6 | 分类号: | A61K36/8966;A61P3/10;A61P11/00;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0北京市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糖尿病 呼吸道 感染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是一种治疗糖尿病呼吸道感染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人体各系统中,呼吸系统与外界接触最为频繁。正常人的肺泡表面积约为30m2,每天吸入空气约12000L,通过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自然空气中含有的大量微生物,为诱发肺部疾患的主要因素。肺炎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按病变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和支气管肺炎。按病因分为:细菌性肺炎,又可分革兰阳性球菌,其中以肺炎双球菌居多,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克雷伯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糖尿病并发肺炎多示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尤其老年患者。Kurana报道112例糖尿病并发肺炎者,死亡率高达到39%。有资料统计,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或肺炎杆菌性肺炎所致的死亡率为40%;一般肺炎球菌性肺炎的死亡率为6%~19%。中医认为按糖尿病并发肺炎多系机体气阴不足,肺卫肌表不固,防御功能降低,复外感六邪,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所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按临床表现,病在早期,以外感为主,可归于“风温”、“咳嗽”范围。久病迁延,年老体弱,病情严重者,表现外邪未尽,正气已伤,传变累及脏腑之正虚邪实,症见咳嗽,气促者隶属于“肺痿”范畴。中医在临床上分风温犯肺,邪袭卫表;邪热壅肺,热入气分;热入气分,腑有热结;热入心营,邪热伤阴;热入血分,动血动风;热毒内陷,阴竭阳脱;肺肾阴亏,虚火上炎;心肺不足、气阴两虚等症型辨证治疗,取得很好效果。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中药制剂,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生石膏 1.5~6份 黄芩 1.0~4份 蒲公英 1.0~4份
败酱草 1.5~6份 知母 1.0~4份 生大黄 0.1~2份
全瓜蒌 1.0~4份 枳实 0.1~2份 炒杏仁 0.1~2份
鱼腥草 1.0~4份 桃仁 0.1~2份 浙贝母 0.1~2份。
本发明的优选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生石膏 2.5~3.5份 黄芩 1.5~2.5份 蒲公英 1.5~2.5份
败酱草 2.5~3.5份 知母 1.5~2.5份 生大黄 0.5~1.5份
全瓜蒌 1.5~2.5份 枳实 0.5~1.5份 炒杏仁 0.5~1.5份
鱼腥草 1.5~2.5份 桃仁 0.5~1.5份 浙贝母 0.5~1.5份。
本发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生石膏 3份 黄芩 2份 蒲公英 2份
败酱草 3份 知母 2份 生大黄 1份
全瓜蒌 2份 枳实 1份 炒杏仁 1份
鱼腥草 2份 桃仁 1份 浙贝母 1份。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生石膏 药性 辛、甘,寒。归胃、肺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可治疗热病高热,烦渴,神昏谵语,发狂,发斑,肺热喘咳,中暑,胃火头痛、牙痛,口舌生疮。煅则生肌敛疮,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烧伤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826页)。
败酱草 药性 苦、辛,微寒。归肺、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破瘀排脓的功效。可治疗肠痈,肺痈,痢疾,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热毒痈肿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1916页)。
全瓜蒌 药性 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消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的功效。可治疗肺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等。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第483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未经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83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