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拜耳法溶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8682.6 | 申请日: | 200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7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华;尹中林;武国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02 | 分类号: | C01F7/02;C04B7/32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迎春;吴钢 |
地址: | 100814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拜耳法溶出 方法 | ||
1.一种拜耳法溶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溶出过程是采用铁酸钠Na2O·Fe2O3和石灰CaO作溶出添加剂进行溶出预处理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拜耳法溶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溶出过程中,铝土矿加入铁酸钠和石灰和碱液,其铁酸钠和石灰加入量按照铝土矿中的硅全部生成铁水化石榴石(3CaO·Fe2O3·nSiO2·(6-2n)H2O)来计算;碱液浓度Nk为100~450g/L、氧化铝浓度<5g/L,溶出预处理矿浆的固含为50~300g/L,温度为80~180℃,溶出时间为0.5-12小时;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固体在常规拜耳法溶出条件下溶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拜耳法溶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溶出预处理固液分离后的碱液,加入石灰,脱去溶液中少量的氧化铝,分离出铝渣后的碱液用于处理下一批铝土矿浆的预处理过程,分离后的铝渣采用碳酸钠溶液回收其中的氧化铝或作为制备铝酸钙水泥的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拜耳法溶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溶出添加剂铁酸钠的制备过程是将碳酸钠和铁矿石按Na2O/Fe2O3(Na2O和Fe2O3的分子比)为1∶1计算的比例配好、混匀,在烧成炉中控制烧结温度800~1100℃,烧结时间10~60分钟,得到铁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拜耳法溶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溶出添加剂铁酸钠的制备过程采用的碳酸钠是母液蒸发过程中析出的碳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86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因子校正电路以及相关的投影机
- 下一篇:增压系统及其机具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