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玄武岩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8887.4 | 申请日: | 200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申士杰;李建章;熊陈福;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06 | 分类号: | C08J5/06;C08L67/06;C08L61/06;C08L63/00;C08L71/10;C08K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玄武岩 连续 纤维 增强 树脂 复合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增强树脂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玄武岩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纤维增强树脂(FRP)是由增强纤维和树脂基体组成。大多数树脂的拉伸强度很低,但具有很大的韧性和塑性;而增强纤维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但很容易破坏。两者的结合对各自单一的性能进行了互补,使FRP的综合性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当FRP受到载荷时,通常是由纤维承受大部分的载荷,而树脂则起到在纤维之间传递载荷的作用。通过使纤维在树脂内部不同方向排列,FRP可以在不同方向上获得不同的性能。FRP与传统的钢、铝等金属材料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能:高强重比、高拉伸模量比、耐腐蚀、耐高温和低热膨胀系数等。
由于FRP具有以上的优异的性能,因此在汽车工业、电子电气工业、建筑、机械、电动、化学防腐,甚至文化体育用品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用以制造车身板、发动机支座、风机叶片轴承、设备罩壳、高尔夫球杆,还可用来增强混凝土、修补建筑等。
现有技术中的纤维增强树脂,一种是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生产的工艺条件也比较成熟,但是由于玻璃纤维在耐水解腐蚀性能方面比较差,致使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的耐久性差,尤其是在长期荷载的作用下,容易产生蠕变而使其增强作用失效。
另一种是碳纤维或芳纶纤维增强树脂,其物理、化学性能较好,但是价格太高,性价比低,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理、化学性能优良、价格低的玄武岩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及该材料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玄武岩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包括原料:玄武岩连续纤维、树脂。
本发明的上述玄武岩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
A、将所述玄武岩连续纤维在所述树脂的胶液中浸泡;
B、将浸泡后的玄武岩连续纤维制成需要的形状。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玄武岩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由于采用玄武岩连续纤维为增强材料,制成玄武岩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物理、化学性能优良,价格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玄武岩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包括原料:玄武岩连续纤维、树脂。
其中,玄武岩连续纤维在该复合材料中的体积含量为10%-85%,可以是10、20、30、40、50、60、70、80、85%等含量。
还包括原料:硅烷偶联剂,用于促进玄武岩连续纤维表面活化,与树脂结合。
所述的树脂包括以下树脂中至少一种:
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间苯二酚树脂、乙烯基树脂、氨基树脂,或各种改良性的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间苯二酚树脂、乙烯基树脂、氨基树脂等,或其它的树脂。
本发明的玄武岩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1、将所述玄武岩连续纤维在所述树脂的胶液中浸泡;
步骤2、将浸泡后的玄武岩连续纤维制成需要的形状。
所述的步骤1中,首先用硅烷偶联剂对所述玄武岩连续纤维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将进行过表面处理的玄武岩连续纤维在所述树脂的胶液中浸泡。
所述的树脂的胶液包括以下树脂的胶液中至少一种:
不饱和聚酯树脂胶液、酚醛树脂胶液、环氧树脂胶液、间苯二酚树脂胶液、乙烯基树脂胶液、氨基树脂树脂胶液,或各种改良性的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间苯二酚、乙烯基树脂、氨基树脂等胶液,或其它的树脂胶液。
所述的步骤2中,首先将浸泡后的玄武岩连续纤维挤压成需要形状的组坯;对所述组坯进行固化处理,得到需要形状的玄武岩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
上述玄武岩连续纤维包括玄武岩连续纤维织物。
玄武岩连续纤维是以天然玄武岩矿石为原料,将矿石破碎后加入熔窑中,经过高温熔融、澄清均化、拉制成纤维。玄武岩纤维与其它的纤维相比,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
如表1所示,玄武岩连续纤维及其制品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玄武岩连续纤维的拉伸强度与E玻璃纤维相当,弹性模量高于E玻璃纤维,使用温度高于E玻璃纤维、S玻璃纤维和碳纤维。
表1.各种不同纤维主要物理力学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88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