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鉴定抗穗发芽白粒小麦品种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9591.4 | 申请日: | 200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1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肖世和;张秀英;闫长生;石社民;祖茂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地址: | 100081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鉴定 发芽 小麦 品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鉴定抗穗发芽白粒小麦品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穗发芽是小麦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和产量。20世纪90年代以前,全世界收获期多雨的小麦产区主要依靠红皮小麦较强的休眠特性控制生产上的穗发芽危害,但白皮小麦更受市场欢迎。因此国际上从80年代开始提出选育白皮小麦抗穗发芽品种,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专利申请者肖世和等人在此领域已工作20多年,培育出一批白皮小麦抗穗发芽品种,其中一些已大面积推广(作物杂志,2007,(4):70-71)。
红皮品种不易罹患穗发芽的主要原因是其种子成熟时一般处于休眠状态。但白皮品种或是因种子成熟时休眠不明显、一旦遇雨就很快发芽;或是因种子收获后休眠过深、或休眠期过长,造成播种时不能整齐发芽。在肖世和等的实验中,个别冬小麦品系在6月初收获的种子要休眠到次年3月才能正常发芽,而正常播种期是每年10月。显然,最实用的是那些成熟时不发芽、播种时迅速发芽的品种(肖世和等,小麦穗发芽的研究,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5年6期,13-16)。
目前多数学者根据收获时模拟降雨条件下的穗发芽率作为小麦穗发芽抗性的主要指标之一,依据穗发芽率将小麦分为抗(穗发芽率低于10%)、中抗(穗发芽率10~30%、不抗(穗发芽率30%以上)。由于该性状易受鉴定条件影响,在品种比较时常常直接比较穗发芽率,而不是先分类。
目前黄淮海小麦主产区的推广品种,例如郑麦9023、烟农19、邯6172、石4185等都是白粒小麦品种,由于不同的生理机制使它们在生产中表现为穗发芽不严重。但是,有些抗病性、综合农艺性状和加工品质都表现优良的白粒小麦品种,例如著名的中优9507,却仅仅因为在生产上遭受严重穗发芽危害而不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因此,快速鉴定现有白粒小麦品种的穗发芽抗性品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鉴定抗穗发芽白粒小麦品种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辅助鉴定抗穗发芽白粒小麦品种的方法,是将具有如下特点的白粒小麦作为候选抗穗发芽白粒小麦品种:颖壳上有蜡粉,在小麦蜡熟期肉眼看不到内外颖结合处的缝隙(即内外颖闭合),和所述籽粒与所述内外颖的内壁没有粘连。
其中,在小麦蜡熟期肉眼看不到内外颖结合处的缝隙(即内外颖闭合),和所述籽粒与所述内外颖的内壁没有粘连,使得所述内外颖的容积大于籽粒的体积。
所述抗穗发芽白粒小麦品种的穗上发芽率低于20%。
上述颖壳特性有利于保护麦粒不受雨水浸润发芽。
该辅助鉴定抗穗发芽白粒小麦品种的方法结合常规育种方法,可加快小麦育种进程;结合其它穗发芽抗性常规测定方法,可从现有高产优质抗病的白粒小麦中快速鉴定出抗穗发芽品种,使其尽早投入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中麦9号的穗部照片
图2为内外颖结合松散白粒品种的穗部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一些白粒小麦品种的麦粒在麦穗上的发芽率明显低于脱粒后,亦即小麦脱粒前即使遇雨也不易发芽,而在脱粒后遇到适宜环境就很快发芽。究其原因,是由于种子外被的颖壳抑制了发芽,因此颖壳形状和生化组成是这些小麦品种不易穗发芽的主要因素。有蜡粉的颖壳紧密包裹籽粒,使其不易接触到雨水,穗发芽率就较低,而颖壳包裹松散时,雨水容易进入颖壳内浸润麦粒,甚至直接打在麦粒上,其发芽率就高。根据这一特性,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如下形态特点的品种:颖壳上有蜡粉,在小麦蜡熟期肉眼看不到内外颖结合处的缝隙,和所述籽粒与所述内外颖的内壁没有粘连。
实施例1、辅助鉴定抗穗发芽白粒小麦品种
在白粒小麦中优9507、冬丰1号、京411、中麦9号、中麦12、中旱110、北京0045、衡观35和石家庄8号等均已通过审定的小麦品种中,筛选具有如下形态特点的品种:颖壳上有蜡粉,在小麦蜡熟期肉眼看不到内外颖结合处的缝隙,和所述籽粒与所述内外颖的内壁没有粘连。结果表明中优9507颖壳松,在小麦蜡熟期肉眼可看到内外颖结合处的缝隙,遇雨壳内积水,易发生穗发芽现象。中麦9号颖壳上有蜡粉,在小麦蜡熟期肉眼看不到内外颖结合处的缝隙,内外颖内壁与成熟籽粒形状相似,内外颖容积大于麦粒体积,麦粒与内外颖内部没有粘连,这些特性有利于保护麦粒不受雨水浸润而发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95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尖底蒸馏装置
- 下一篇:双膜式三氧化硫磺化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