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全新风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0078.7 | 申请日: | 200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3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德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3/14;F24F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201102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新风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体化全新风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 高,空调已经被普遍使用。然而传统的空调是调节封闭环境中的空气 温度,因此人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少的呼吸到新鲜的空气,长 期封闭的空气环境使有害气体和生物污染物得不到合理转换和稀释, CO2含量超标,空气品质恶化,从而使在空调区域内生活和工作的人 们健康受到影响,出现人们常说的“空调病”,因此,空调区域的空 气品质、新风的供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 年11月9日发布了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其中规 定最小新风量为每人每小时30立方米。
目前,市场上已推广出了一些新风空调,其空调机组可分为以下 几种,其中一种为全热交换器,使用该全热交换器在向房间补充新风 的同时,利用室内排风的冷量来预冷新风,回收冷量的效率为 50%~60%,可节能20%,但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效果并不明显, 炎热的夏季、寒冷的冬季通过热交换器的新风温度偏离房间温度太 大,不但舒适度无法达到要求、增加了室内空调负荷,同时还会造成 结露严重;另一种为全新风分体管道空调机组,全新风分体管道空调 机组的设计只有一根送风管,无回风管,以更简化的设计极大地提高 了环境效果,但同时造成了送排风的不均衡,另外自然的排风没有考 虑气流组织的排布,影响了舒适度,且能耗较大空调有室内外机之分, 必须考虑室内外机组的放置,占居了建筑面积,增加了结构设计的难 度,安装难度较大;再有一种为冷冻水型新风机组,通常情况下用采 用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和冷冻水型吊顶新风机,该系统工程量大,安 装维护复杂,噪音大,另外系统包括电子除垢仪、水泵、水箱、阀门、 过滤器等使得系统复杂,管理也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全新风空 调,该空调采用一体化的设计,利用空调室内回风及预冷后的新风进 行冷凝,在节能的同时实现了全新风效果。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全新风空调,包括有:机 壳与引进新风的新风口,压缩机等电器原件及冷凝器、蒸发器、水箱 及各部件之间的管道系统,设于蒸发器后部的送风机及与该送风机连 通的送风口,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回风口,设于冷凝器后部的冷凝风 机及与该冷凝风机相连通的排风口;
其中,再设有化学过滤器及新风预冷膜于蒸发器前部,而所述化 学过滤器用于过滤新风杂质,以提高到达室内的空气品质,而所述新 风预冷膜用于预冷新风,达到节能的效果;另外再设有加湿膜于蒸发 器后部,用于调节送入室内的空气湿度,以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另再设有一过滤器于冷凝器前部,用于保护冷凝器,并提高排出 气体的洁净度,以保护室外大气环境。
上述压缩机选用数码或变频压缩机,可根据需要实现自动节能调 节。
上述新风口、送风口、排风口都带设有风阀,调节进出的风量, 而回风口则设有定风量阀,保证房间送排风的平衡。
另外,再于新风口与冷凝器之间开设一带风阀的入风口,以提供 一部分新风经过冷凝器,与其进行热交换。
基于上述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全新风空调在运行时,新风 通过新风口进入空调内部,一部分新风直接通过化学过滤器进行过 滤,然后与蒸发器进行热量交换,再通过送风机由送入空调房间;而 另一部分新风则通过入风口与由回风口吸入的室内空气混合,送至冷 凝器,与该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后排至室外,其中,所述空调在制冷情 况下,新风在与蒸发器进行热量交换之前,可先通过新风预冷膜进行 预冷,而所述空调在制热情况下,新风在与蒸发器进行热量交换之后, 可再通过加湿膜以调节进入室内的空气湿度,另外,因所述室内空气 温度与冷凝器温差较室外新风更大,与新风混合后其热交换效果更为 显著,因此可达到降低空调能耗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全新风空调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一体化的设计,利用空调室内回风及预冷后的新 风进行冷凝,冷凝温度较低,排到室外的空气温度比常规空调排风温 度明显降低,保护了空气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德,未经陈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00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辣椒食品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悬挂式防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