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堵缝枪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0240.5 | 申请日: | 200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4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构;徐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彦构;徐金明 |
主分类号: | B05C17/01 | 分类号: | B05C1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3220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堵缝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行业防水密封或装潢行业,具体提供一种电动堵缝枪,用于防水密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堵缝枪都是手动机械式,它的工作过程是人工扣动堵缝枪的板机,单向前运动来挤出胶液条。其缺点是;①人工手动扣动板机时,手的工作强度大很容易疲劳,不易撑握堵缝枪的平稳性。②人工扣动板机时容易使枪产生磕头,由于磕头使挤出的胶液条产生断条或产生豆状胶面,致使胶面不平整。③由于人工扣动板机,压力小又不均匀有些细缝就挤不进去胶液,起不到密封效果。④由于人工扣动扳机胶条出来后粗细不均,影响密封质量和美观。⑤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堵缝枪,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环保无污染、省力、施工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堵缝枪,其结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前部连接套筒,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头盖,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装置连接设置于机壳中心的螺杆,所述螺杆前方连接有组合式活塞,其后方连接挂钩,所述电机连接设置于机壳上的开关。
传动装置包括行星变速器,所述行星变速器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连接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通过特殊齿轮带动开合螺母,所述开合螺母上设置有弹簧,所述特殊齿轮、开合螺母和弹簧共同带动螺杆。
特殊齿轮的内孔为四方、六方或八方。
机壳与螺杆后方的挂钩之间设置有导向套。
导向套与机壳之间的螺杆上设置有调节螺母。
调节螺母与机壳之间的螺杆上设置有旋钮。
电机上设置有换向开关。
机壳内的螺杆外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前部连接推杆,后部连接外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以下几点:
①电动堵缝枪挤出的胶条粗细一致,速度平稳,达到满意效果。
②挤出压力大,对很少的缝隙也能挤入。
③6V-12V直流电源适应性强,可直接与交流110V-240V经变压后适配使用,也可6V-12V的铅酸电池。也可用环保的锂离子电池为电源配合使用。
④一枪多用,软硬胶管长短胶管可通用。
⑤省力,操作人员只要握持手柄对准缝隙挤出所需胶量,平稳运动。打开电源,不需人为的用力。
⑥省时,工作效率与人工相比为1∶7,大大提高生产率。
⑦携带方便配上合适的电池可以离开交流电源,适合高空和远离交流电源地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动堵缝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电动堵缝枪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电动堵缝枪,其结构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内前部连接套筒2,所述套筒2上设置有头盖3,所述机壳1内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通过传动装置连接设置于机壳1中心的螺杆5,所述螺杆5前方连接有组合式活塞6,其后方连接挂钩7,所述电机4连接设置于机壳1上的开关8。
传动装置包括行星变速器9,所述行星变速器9一端连接电机4,另一端连接输出齿轮10,所述输出齿轮10通过特殊齿轮11带动开合螺母12,所述开合螺母12上设置有弹簧13,所述特殊齿轮11、开合螺母12和弹簧13共同带动螺杆5。
特殊齿轮11的内孔为四方、六方或八方。
机壳1与螺杆5后方的挂钩7之间设置有导向套14。
导向套14与机壳1之间的螺杆5上设置有调节螺母15。
调节螺母15与机壳1之间的螺杆5上设置有旋钮16。
电机4上设置有换向开关17。
机壳1内的螺杆5外设置有限位杆18,所述限位杆18前部连接推杆19,后部连接外推杆20。
当电机4接受6V-12V直流时,电机4开始转动,带动行星变速器9进行变速后输出到输出齿轮10,输出齿轮10将力传给特殊(内孔为四方、六方、八方……)齿轮11,促使特殊齿轮11转动。带动与相配合的开合螺母12转动、开合螺母12中间及前端置有弹簧13和开合弹簧21,使之一起转动,将螺杆5向前移动,螺杆5顶部组合式活塞6顶住套筒2底部,将套筒2内的胶管内的胶液条挤出。
工作前还应将锁旋钮16往前推,压住平面轴承向右转90度,锁紧开合螺母12,方可接通电源进行挤出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彦构;徐金明,未经李彦构;徐金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02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饲草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继电器电气控制电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