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0262.1 | 申请日: | 200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9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汪群慧;黄培坤;滕树兵;侯文华;隋克俭;菊池隆重;石原和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中强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富营养化 水体 方法 | ||
1.一种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微气泡气浮与生物接触氧化的组合工艺净化富营养化水体,从受污染的湖泊、池塘封闭的水体中,汲取污染水并导入微气泡发生装置,形成的微气泡与污水的混合物经导流管回到污染池;在水体底部设置微气泡发生装置的气水混合物喷出口,在喷出口设置装有螺旋型填料的生物反应器,在远离喷出口的地方设置微气泡发生装置的取水口;装置开始运行后,生物反应器中含有硝化菌、亚硝化菌及反硝化菌的混合菌体可以起到去污脱氮目的,产生的微气泡与水的混合物以雾状形式在上浮过程中与藻类、悬浮性微粒子、水溶性污染物结合,浮至水面,并在污染现场被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降解、消耗,达到把污染物降解为气态小分子最后排放到大气中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的微气泡直径在80nm~500μm范围内,微气泡在水体中停留2~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气泡能够作为微生物的载体,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能随微气泡浮至水面,利用同样被附着在微气泡上的藻类、悬浮性微粒子、水溶性污染物等形成的絮体作为营养源,以降解水中污染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反应器中含有硝化菌、亚硝化菌及反硝化菌的混合菌体,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一系列反应把氨态氮转化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
5.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反应器由20~100个填料单元组成,每个填料单元包括30~100根螺旋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反应器每个填料单元长、宽、高各为1m,支架部分为0.3~0.6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02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单播到组播切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