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及其加扰、解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0385.5 | 申请日: | 200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0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林祥宇;刘达;韩坚;王天星;卢增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视博数字电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6 | 分类号: | H04N7/16;H04N7/16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海萍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电视 条件 接收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条件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至少包括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安全单元,该安全单元至少包括:
授权控制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授权控制信息,根据数字节目所属服务类别和扣费方式扣除预充消费金额;并且检查是否正常扣费,若正常扣费,则对该授权控制信息进行解密,获得控制字,并将该控制字传送至解扰单元进行解扰;
钱包:用于储存终端用户的预充消费金额;
存储单元,用于储存服务信息,所述服务信息至少包括服务类别和扣费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节目为固定费率节目,所述授权控制信息包括控制字和服务类别;
所述授权控制信息处理单元根据数字节目所属服务类别和扣费方式扣除预充消费金额是指:根据该数字节目所属服务类别判断是否订购该服务,若判断的结果为是,则按照该服务对应的扣费方式扣除与该服务相应的预充消费金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节目为按次计费节目或按时计费节目,所述授权控制信息包括控制字、服务类别和扣费方式;
所述授权控制信息处理单元根据数字节目所属服务类别和扣费方式扣除预充消费金额是指:根据预存的服务信息判断该节目所述服务类别,并根据该数字节目所属服务类别对应的扣费方式扣除与该服务相应的预充消费金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安全单元还包括授权管理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授权管理信息,利用预存的用户密钥对该授权管理信息进行解密,解密出充值信息,以获得预充消费金额,并将该消费金额存入相应的钱包,所述充值信息至少包括预充消费金额、所充值的钱包标识;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储存所述用户密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授权控制信息处理单元根据历史扣费信息检查是否正常扣费;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储存所述历史扣费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前端,该前端至少包括:
授权控制信息发生器,对控制字进行加密,并通过授权控制信息传输至所述终端;
授权管理信息发生器,根据终端用户的申请生成包含加密的充值信息,通过授权管理信息传送至所述终端;该充值信息至少包括充值金额和所充值的钱包标识。
7.一种条件接收系统的加扰/解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的安全单元接收授权控制信息;
根据数字节目所属服务类别和该服务对应的扣费方式进行扣费操作;
并根据扣费的结果来决定是否对该数字节目进行解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扣费结果来决定是否对该数字节目进行解扰,包括步骤:
判断是否正常扣费,若判断的结果为是,则对所述授权控制信息进行解密,获得控制字;
利用解密后的所述控制字对所述数字节目进行解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节目为固定费率节目,所述授权控制信息包括控制字和服务类别;
所述终端根据接收的数字节目所属服务类别和扣费方式进行扣费操作,包括步骤:
根据该数字节目所属服务类别判断该是否已订购该服务;
若判断的结果为是,则按照该服务对应的扣费方式扣除消费金额。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类别为按次计费节目或按时计费节目,所述授权控制信息至少包括控制字、所属服务类别和扣费方式;
所述根据数字节目所属服务类别和扣费方式进行扣费操作,包括步骤:
根据预存的服务信息判断该数字节目所属服务类别;
根据该服务类别对应的扣费方式扣除消费金额。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授权控制信息之前,还包括步骤:
前端利用控制字对每一路数字节目进行加扰;
对该控制字进行加密,通过相应的授权控制信息下发到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视博数字电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视博数字电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03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