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结机、烧结冷却机及其悬挂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0420.3 | 申请日: | 200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8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庸;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得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21/08 | 分类号: | F27B21/08;F27D17/00;F27D15/02;F16J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100043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冷却 及其 悬挂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金设备的密封设备,特别涉及烧结机、烧结冷却机及其悬挂式密封设备。
背景技术
在冶金生产中,利用烧结机将矿粉烧结成烧结矿,烧结矿再经过烧结冷却机冷却到150℃以下,然后送入冶炼工序。烧结矿的生产是钢铁生产中的重要工序,也是能源消耗比较大的工序。
烧结冷却机从冷却方式上分主要有抽风冷却和鼓风冷却两种,从结构型式上分主要有带冷机和环冷机两种。
烧结冷却机的断面图见图1,侧面图见图2,从图1、图2可以看出,台车4与风箱6之间、台车4与烟罩2之间、烟罩2与烟罩2之间均为泄漏点,是造成泄漏的主要部位。
一般烧结冷却机的漏风率达30%左右,不仅造成巨大的电力浪费,还影响热烟气的余热回收,同时造成环境的污染。
以某钢铁厂415m2鼓风环冷机为例,该冷却机采用了5台型号为G4-73-12No25D的风机,电动机功率为710KW,风量45.3×104Nm3/h,总风量为5×45.3×104Nm/h=226.5×104Nm3/h,由于泄漏,实际的有效风量为158.5×104Nm3/h,漏风量为68×104Nm3/h,电机的电耗中约30%即约1065KW白白浪费掉了,可见浪费之巨大。
对鼓风式冷却机来说,不论鼓入冷却机的冷却风是常温空气(约20℃)还是循环热风(约150℃),图1、图2中的A、B、C处均是泄漏点,其中A、B是外漏,C处是内漏,B处的间隙大多在30mm以上。由于风箱内的压力大于外界的压力,B处泄漏的风是常温的;A处泄漏的风是中温的(约350℃),A处的漏风还会带出大量的粉尘,即造成热污染有造成粉尘污染;在C处会形成烟罩间的串风(内漏),由于1#烟罩21和2#烟罩22内的热烟气温度不同,一般相差150℃左右,1#烟罩21内的热烟气一般接到废热锅炉进行余热回收,余热锅炉产生蒸汽供生产或生活使用,如果在1#烟罩21内的烟气串入2#烟罩22内会使得余热利用的有效风量减少,如果2#烟罩22内的烟气串入1#烟罩21内会降低1#烟罩21内的烟气温度,总之烟罩间的串风会造成风量损失或热风温度下降,从而对余热回收造成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风机的电耗、减少设备漏风、提高余热回收效率、改善环境的烧结冷却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烧结冷却机漏风的悬挂式密封设备,以便提高烧结机和烧结冷却机产能,降低风机电耗,提高余热回收效率,改善环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提供的烧结冷却机包括:
装载烧结矿的多节台车;
位于所述多节台车之上的若干架高烟罩;
位于每节台车之下的风箱,所述风箱的滑道与相应台车的弹性滑板滑动接触;
安装在所述若干烟罩的每两个相邻烟罩之间的悬挂式密封装置;
其中,所述悬挂式密封装置的上端悬挂在所述两个相邻烟罩的结合部,下端悬垂在装载在台车上所述烧结矿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用于烧结冷却机的悬挂式密封设备包括:
安装在烧结冷却机的若干架高烟罩的每两个相邻烟罩之间的悬挂式密封装置;
其中,所述悬挂式密封装置的上部悬挂在所述两个相邻烟罩的结合部,下部悬垂在装载在所述台车之上的烧结矿上。
其中,所述悬挂式密封装置包括:固定连接所述结合部的吊架;多层悬链,其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吊架、其下端悬挂;以及多层陶瓷纤维布,其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吊架、其下端悬挂,其中每两层陶瓷纤维布之间夹装一层或多层所述悬链。
其中,所述吊架包括:竖板,其上端连接所述相邻两个烟罩结合部;固定连接所述竖板下端的固定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两端的两个端板;以及分别贯穿所述两个端板的多个吊杆,每个所述吊杆两端通过螺帽固定在所述两个端板上。
其中,所述悬链和陶瓷纤维布的上端悬吊在相应吊杆上。
其中,每个所述吊杆穿过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吊耳,由此增强吊杆承受陶瓷纤维布的承受力。
其中,所述悬链与所述陶瓷纤维布结合在一起,可以通过耐热丝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其中,每层所述悬链具有多条悬链。
其中,在所述台车下部与所述风箱之间安装下柔性密封装置或下叠片密封装置,用于密封所述台车下部与所述风箱之间的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得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得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04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