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叶际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0511.7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2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勋;张保国;杜方舟;唐玲;谷立坤;白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P19/34 | 分类号: | C12P19/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微生物 基因组 dna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植物叶际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地上部分(包括叶、茎、花、果等)的表面和内部存在有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微生物。这些在叶际生存的微生物称为叶际微生物。这些叶际微生物既有阻碍植物生长、发育的病原微生物,又有拮抗病原物的生防微生物,还有固氮作用和对叶面农药残留有降解作用的微生物,而更多的是尚不明确其生态功能的微生物,因此研究叶际微生物的群落既可以了解叶际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又可能筛选出环境友好的微生物资源,为绿色农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过去对叶际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采用传统的培养方法。而基于纯培养的传统方法得到的微生物只占到环境中总微生物数量的0.1-10%,只能获得一小部分微生物群落的信息。最近,一些研究人员利用PCR-DGGE,基因克隆文库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不同生境的微生物群落的特征。这些技术都是建立在获得高质量基因组DNA之上的。目前用于提取其它环境中(如土壤、活性污泥、植物根际、水体)基因组DNA方法较多,但是由于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植物叶际微生物的研究在国内外才刚刚起步,因此关于叶际微生物DNA提取的方法还不成熟。叶际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是研究叶际微生物的前提和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寻找一种快速、有效、经济适用的叶际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植物叶际微生物这一类特殊样品,提供一种新的、高效、快速,可用于直接PCR扩增的植物叶际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满足对不同植物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的需要。
所述的植物叶际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叶际微生物与植物叶片的分离:将植物叶片样品置于三角瓶中,浸泡在灭菌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缓冲液中加有少量表面活性剂,摇床震荡处理10—30分钟,然后用超声波处理2—8min,使叶片上附生的微生物与叶片分离。
2、菌体收集:从三角瓶中取出植物叶子(无菌操作),将菌悬液装入无菌的离心管,8000×g离心10分钟收集菌体,弃上清。
3、菌体洗涤:将收集好的菌体用0.1%的焦磷酸钠溶液和洗涤缓冲液分别洗涤两次,最后8000×g离心10分钟收集菌体。
4、菌体裂解释放DNA:将菌体沉淀重悬于裂解缓冲液中,加入溶菌酶至终浓度10mg/mL,37℃水浴处理30分钟,每隔10分钟上下颠倒混匀液体。再加入蛋白酶K至终浓度5mg/mL,37℃水浴处理30分钟,每隔10分钟上下颠倒混匀液体;最后加SDS至终浓度3%,60℃水浴处理2小时,每隔10分钟上下颠倒混匀液体。
5、抽提蛋白:将裂解后的溶液9000×g离心10分钟,取上清,加等体积的氯仿抽提至蛋白层消失,取上层水相。
6、沉淀基因组DNA:向上层水相中加入0.6倍体积异丙醇,—20℃放置2小时或室温过夜,12000×g离心30分钟,收集DNA沉淀。
7、溶解DNA沉淀:DNA沉淀用75%的乙醇洗涤一次,自然干燥,然后用50mL TE缓冲液溶解,并加入1μL浓度为1μg/mL的RNase,即得到高质量、可直接用于PCR扩增的叶际微生物基因组DNA。
所述的植物叶际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中,其所述第1步中磷酸盐缓冲液的成分为:100mmol/L NaH2PO4-Na2HPO4缓冲液,其pH值为7.0;
所述的植物叶际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中,其所述第1步中超声波的工作频率为40KHz;
所述的植物叶际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中,其所述第3步中洗涤缓冲液的成分为:0.33mol/L Tris-HCl(pH8.0),1mmol/L EDTA(pH8.0),100mmol/NaCl,20mg/mL PVP(聚乙烯吡咯烷酮;
所述的植物叶际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中,其所述第4步中裂解缓冲液的成分为:100mmol/L Tris-HCl,100mmol/L EDTA,1.5mol/L NaCl,1% CTAB,pH8.0;
所述的植物叶际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中,其所述第7步中TE缓冲液的成分为:10mmol/L Tris-HCl,1mmol/L EDTA,pH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0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火锅桌
- 下一篇:音乐喷泉电动旋转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