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文档使用权的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0632.1 | 申请日: | 200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3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临;邹开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书生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00 | 分类号: | G06F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琦;王诚华 |
地址: | 100089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文档 使用权 管理 方法 | ||
1.一种电子文档使用权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为每个电子文档设置用于记录电子文档份数的份数信息;
第一使用者根据其拥有电子文档的份数信息所记录的份数,将小于或等于该份数的正整数作为要分发的份数,生成授权凭据,将份数信息记录在授权凭据中,将所述电子文档以及授权凭据分发给第二使用者;并将第一使用者拥有的电子文档份数减去分发电子文档的份数;
第二使用者接收到授权凭据后,登记所述授权凭据;其中在登记所述授权凭据之前,
所述第二使用者判断其记录的已登记的授权凭据中,是否有与要登记的授权凭据重复的授权凭据;在判定为有时,则拒绝执行所述登记操作;
在使用所述电子文档前,所述第二使用者从所述授权凭据中获得分发的所述电子文档的份数,在获得份数的限制内使用所述电子文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使用者使用获得的电子文档为:浏览所述电子文档,和/或向另一使用者分发所述电子文档的份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电子文档及其份数信息分发给第二使用者之前进一步包括:采用所述第二使用者的加密逻辑将要分发的电子文档加密;
所述使用电子文档之前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使用者采用第二使用者的解密逻辑对接收的所述加密的电子文档解密,获得所述电子文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第二使用者的加密逻辑将要分发的电子文档加密包括:将要分发的电子文档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电子文档的解密密钥用所述第二使用者的特征进行加密,生成加密的解密密钥;
所述将电子文档及其份数信息分发给第二使用者为:将加密的电子文档及加密的解密密钥和份数信息分发给第二使用者;
所述采用第二使用者的解密逻辑对接收的所述加密的电子文档解密,获得所述电子文档包括:采用第二使用者特征对加密的解密密钥进行解密,再采用获得的解密密钥对所述加密的电子文档进行解密,获得所述电子文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使用者进一步分发其获得的电子文档,并在分发之前,采用随机产生的密钥对要分发的电子文档重新进行加密。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使用者特征包括:公钥基础设施PKI密钥,和/或硬盘序列号,和/或网卡的介质接入控制MAC地址,和/或网际协议IP地址,和/或CPU序列号,和/或用户标识模块SIM卡序列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使用者在使用电子文档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电子文档的授权凭据进行合法性检查,如果合法性检查通过,允许使用电子文档;否则拒绝使用电子文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电子文档的授权凭据进行合法性检查包括:判断所述授权凭据中的份数信息所记录的份数是否小于或等于零份,如果是,则判定合法性检查不通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使用者根据电子文档的授权凭据进行合法性检查为:第二使用者根据已登记的授权凭据进行合法性检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授权凭据进一步包括唯一标识;
所述判断其记录的已登记的授权凭据中,是否有与要登记的授权凭据重复的授权凭据为:
所述登记授权凭据的使用者根据要登记的授权凭据的唯一标识,判断其记录的已登记的授权凭据中是否有与该唯一标识重复的唯一标识;如果有,则判定为有重复的授权凭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唯一标识包括唯一编号和/或授权凭据的数字摘要。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授权凭据进一步包括有效登记期限;
所述登记电子文档的授权凭据之前进一步包括:判断当前时间是否超过所要登记的授权凭据中的有效登记期限,在判定为是时,则拒绝执行所述登记操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使者分发电子文档时进一步包括:在其记录的已登记授权凭据的记录中,将要分发的电子文档的授权凭据标记为作废,并保留在所述已登记授权凭据的记录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书生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书生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06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专用水平尺
- 下一篇:发动机箱式集成测试系统的密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