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保健品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1203.6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9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因科瑞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23L1/307;A23P1/00;A23L2/38;A61K36/884;A61P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北京市西城区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减肥 功能 保健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保健品。
背景技术
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公众健康的一个公共问题,中国改革开放后,日益富裕的生活和多肉类食谱,汽车使用增加及相应的运动减少,使中国人的肥胖问题日益凸显。1982年,中国人口的7%被认定为超重,目前这一比例已升至15%。肥胖已不仅仅是影响仪容的个人问题,目前已成为一种流行病,影响着全世界,已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严重问题。其危害主要是肥胖可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脂肪肝、肾病、肠癌、痛风(高尿酸血症)、性功能障碍甚至早逝。据报道,仅美国每年就有30万人死于与肥胖有关的各种疾病。目前的减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锻炼、药物减肥法(包括中、西药)、手术及吸脂、减肥外用药、穴位按摩及针炙。尽管治疗方式多种多样,然而真正能达到减肥效果或预防肥胖的产品却少之又少,为此,研制开发一种真正有效,能起到良好疗效的产品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为了有效地预防肥胖或达到减肥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保健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保健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活性成分在制备预防肥胖或减肥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保健品,它所含的活性成分包含:泽泻提取物、荷叶提取物、左旋肉碱酒石酸盐。按重量份计,制成该保健品的活性成分为:泽泻提取物4-8份、荷叶提取物6-12份、左旋肉碱酒石酸盐20-40份。优选的是,按重量份计,制成该保健品的活性成分为:泽泻提取物5-7份、荷叶提取物8-10份、左旋肉碱酒石酸盐25-35份。最佳的选择是,按重量份计,制成该保健品的活性成分为:泽泻提取物6.0-6.5份、荷叶提取物9.0-9.6份、左旋肉碱酒石酸盐28-32份。
本发明所述的制剂为口服制剂;包括:硬胶囊、软胶囊、颗粒剂、片剂、奶片、酸奶片、初乳片、咀嚼片、蜜丸、浓缩蜜丸、水蜜丸、浓缩水蜜丸、口服液体制剂、袋装茶剂、煎煮茶剂、饮料、粉剂、糖类、酒剂、蜜饯。
所述的制剂除活性成分外,还包括辅料。
所述的保健品按重量份计,活性成分占40-80份,辅料占20-60份。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减肥功能的保健品的制备工艺包括:取泽泻提取物、荷叶提取物、左旋肉碱酒石酸盐,混合,过筛,加入辅料,混匀,按常规工艺制备成所需的口服制剂。
具体讲,所述的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是:取泽泻提取物、荷叶提取物、左旋肉碱酒石酸盐,混合,过筛,加入填充剂,混匀,灌装,得胶囊剂。
本发明所述的泽泻提取物可以是市售的或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的:泽泻分别加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浓缩,干燥;或进一步采用醇沉法、水返溶法、有机溶剂萃取法、絮凝沉淀法、柱层析法中得一种或几种联合使用进行适当精制后,粉碎,混合,过筛,检验,得泽泻提取物。
本发明所述的荷叶提取物可以是市售的或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的:荷叶分别加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浓缩,干燥;或进一步采用醇沉法、水返溶法、有机溶剂萃取法、絮凝沉淀法、柱层析法中得一种或几种联合使用进行适当精制后,粉碎,混合,过筛,检验,得荷叶提取物。
肥胖是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常,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并且脂肪百分率(F%)超过30%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肥胖症又是多种复杂情况的综合,如它常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缺血性心脏病等集合起来出现,因而它也是一种代谢异常性的疾病。其常见的原因有遗传、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代谢因素、其他因素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因科瑞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因科瑞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12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