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网络移动切换管理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1746.8 | 申请日: | 200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9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科;王上;孙照辉;秦雅娟;罗洪斌;董平;杨水根;王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Q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网络 移动 切换 管理 实现 方法 | ||
1.一种一体化网络移动切换管理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由移动终端、接入交换路由器、认证中心、映射服务器构成的网络系统中,其中,接入交换路由器负责终端的接入及标识映射关系的分配,映射服务器维护网络中接入标识和交换路由标识的映射关系并向接入路由器和其他映射服务器提供查询服务,认证中心负责对用户进行接入控制和认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检测和更换映射的步骤,接入交换路由器周期向自己管理的接入网广播路由器通告,移动终端监听并接收通告消息,根据通告消息中内容检测自身是否发生移动;
或对移动终端的移动性检测采用另一种方式,移动终端监视自己底层通信链路状态事件来发现自身的移动;
在移动终端发现自身移动后,向新的接入交换路由器申请重新接入,新的接入交换路由器通过认证中心对终端进行身份认证,并分配新的标识映射关系,再通告映射服务器更新用户终端的标识映射关系;
步骤2、映射服务器更新移动终端的标识映射关系后,进入通知的步骤,包括映射服务器将用户终端最新分配的路由标识通知该用户终端上次接入的接入交换路由器,以及接入交换路由器将移动终端的新映射关系通知所有移动终端的通信对端所在的接入交换路由器;
步骤3、避免由于终端关机或离开而网络并不知情时导致的路由黑洞的步骤,接入交换路由器根据所有终端定期发送的更新通告判断终端是否离开,若离开,采取删除标识映射关系并通告映射服务器的方式及时的将此终端信息删除,避免形成路由黑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网络移动切换管理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广播的子步骤:接入交换路由器周期向自己管理的接入网广播路由器通告,通告消息至少包含接入交换路由器的接入网一侧的网络接口标识、接入交换路由器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
步骤1-2、鉴别身份标识的子步骤:移动终端监听并将收到通告消息中接入交换路由器的身份标识与原保存的身份标识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不一样,说明发生了移动,保存新的接入交换路由器的身份标识,将终端的网关修改为这个新的接入交换路由器网络接口标识;如果一样,说明没有移动;若原接入交换路由器的身份标识不存在,说明接入主机刚刚开机;
步骤1-3、重新请求接入的子步骤,移动终端发现自己移动后,向新的接入交换路由器重新请求接入;
步骤1-4、身份认证的子步骤,接入交换路由器通过认证中心对终端进行身份认证;
步骤1-5、分配成新的标识映射关系的子步骤,接入交换路由器对通过身份认证的移动终端重新分配路由标识,和移动终端的接入标识配成新的标识映射关系,存入本地映射表中;
步骤1-6、通知映射服务器的子步骤,接入交换路由器将移动终端的新的标识映射关系通知映射服务器,允许终端进行正常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网络移动切换管理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移动终端监视自己底层通信链路状态事件来发现自身的移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监视的子步骤,移动终端监视自己底层通信链路的情况;
步骤1-2’、通告请求的子步骤,当发现链路重新建立时,主动向本地网络的接入交换路由器发送一个路由器通告请求;
步骤1-3’、回应通告的子步骤,接入交换路由器收到此请求之后就回应一个路由器通告;
步骤1-4’、判断是否移动的子步骤,通过此路由器通告中的信息判断是否发生了移动,若发生移动,移动终端就将网关改为路由器通告中的接入交换路由器的网络接口标识,并发起接入请求,进入身份认证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网络移动切换管理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4’的认证过程为:
根据不同的接入网络之间的地理邻接关系,邻接的接入交换路由器之间进行协同认证,即邻接的接入交换路由器共同保存一个用户终端的认证信息,当用户移动到相邻的接入网络中时,通过已经保存的认证信息进行认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17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硝基富勒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次性激光全息防伪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