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擦板及其应用、生产工艺和专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1895.4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6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斯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08 | 分类号: | F16F7/08;C08J5/14;C08L79/08;C08K7/14;C08K3/00;C08K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地址: | 102200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及其 应用 生产工艺 专用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擦板及其应用、生产工艺和专用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机车减震系统的摩擦板及其应用、生产工艺和专用模具。
背景技术
摩擦板是高科技的铁路车辆配件,用于铁路高速重载车辆的减震系统,为了满足提速后对车辆减震系统的要求,铁道部提出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摩擦板作为减震系统的重要部件。
现行铁路系统中使用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摩擦板中耐磨层的主要配方是35%-45%的温石棉纤维或海泡石纤维或预氧化纤维,1%-8%铜纤维或钢纤维;17%-23%酚醛树脂或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或丁腈橡胶改性酚醛树脂;6%-13%二硫化钼;8%-15%石墨,上述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将上述原材料按照重量百分比称重配料、混合;将聚酰亚胺树脂和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按照1kg∶1.5L的比例混合后制备成胶浆;将无碱玻璃布浸润到胶浆中,随即进行烘干,烘干后每平米玻璃布上的树脂含量20%-40%形成玻璃布后裁剪成型;将混合好的原材料和裁剪成型的玻璃布放入热成型模中压制成型,之后进行固化、打磨、钻孔、刻标识等后期处理后形成摩擦板。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本发明人发现上述摩擦板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摩擦板中耐磨层中的原材料性能不够优异,所以制出的摩擦板摩擦系数高,易磨损,同时抗疲劳性、耐腐蚀性、减震性能均比较差,同时摩擦板的表面易断裂、掉块,这些缺点严重的影响了摩擦板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摩擦板及其应用、生产工艺和专用模具,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通过调整摩擦板的配方来提高摩擦板的耐磨损、抗疲劳性、耐腐蚀性、振动阻尼、减震性等性能,同时还调整了摩擦板的摩擦系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摩擦板,包括玻璃布和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包含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如下:
聚酰亚胺树脂 15-30份;
云母氧化铁 1.5-3份;
铜纤维 4-8份;
石墨 10-17份;
摩擦粉 1-5份;
氧化镁 1.5-3份;
石油焦炭 1-4份;
海泡石 13-30份;
硬脂酸 0.1-2份;
硅灰石 2-15份;
玻璃短纤维 1-12份;
二硫化钼 2-12份;
天然纤维素纤维 1-10份。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摩擦板的生产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将耐磨层原料充分混合、干燥制成耐磨材料;
在温度为190℃-250℃,压力为15-25Mpa的模具中依次放入16-30层的玻璃布和180g-300g耐磨材料,在排气6-15次和保压20-60分钟后压制成型;
将成型后的摩擦板放入专用固化炉在180℃-230℃温度下进行固化3-8小时后形成摩擦板。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在提供一种摩擦板的专用模具,所述模具包括模腔、外模体、固定上压头和底板,所述固定上压头可与膜腔配合压制摩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多个活动下压头和多个活动上压头,所述活动上压头和活动下压头能在模腔内移动并能与固定上压头配合压制摩擦板,所述活动上压头、活动下压头、固定上压头和底板的从上至下或从左至右的位置关系为固定上压头、活动下压头、活动上压头、活动下压头、底板。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在提供一种摩擦板的应用,所述摩擦板应用于机车的减震系统。
由上述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通过调整摩擦板的配方来提高摩擦板的耐磨损、抗疲劳性、耐腐蚀性、振动阻尼、减震性等性能,同时还调整了摩擦板的摩擦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专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通过调整摩擦板的配方来提高摩擦板的耐磨损、抗疲劳性、耐腐蚀性、振动阻尼、减震性等性能,同时还调整了摩擦板的摩擦系数。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详细的说明本发明,在以下说明中,除了另外说明外,所有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的百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斯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斯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18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