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隔热膜的膜系设计、膜料选取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0710121913.9 | 申请日: | 200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3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郭继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互联星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20 | 分类号: | G02B5/20;G02B5/28;E04D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隔热 设计 选取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隔热膜的膜系设计、膜料选取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节能隔热膜是近几年先进国家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该膜贴在玻璃上,既可让可见光透过,又能阻断红外线、紫外线,是一种市场急需且需求很大的节能产品。
目前常见的节能隔热膜产品类型为:
吸收型---在薄膜基材内掺杂或表面涂覆、镀制一层能够吸收红外线的材料,当太阳光照射时能够有效地吸收太阳光谱中的红外线,使通过的红外光线减少而起到隔热作用。通常这种类型的隔热膜,太阳光强吸收30~40%,膜层本身无反射,这种类型的隔热效果很差,原因是当该膜吸收红外线后,自身的温度将升高,热将通过玻璃向室内传导,使隔热作用降低.
反射型---在薄膜基材或玻璃表面上镀制金属反射膜,这类产品的隔热原理是将大部分产生热的红外线反射回去,使红外线的透过率降低,从而起到隔热作用。由于红外线被反射而不是被吸收,因而,膜层本身的温度不会升高,该产品的反射膜层一般是用磁控溅射技术镀制的金属材料,由于这些材料反射光谱带很宽,在可见光区波长范围也具有很强的反射作用,从而使可见光透过率也同时降低。
本发明涉及的节能隔热膜的膜系设计,是用光学干涉原理的金属-介质诱导透射理论设计膜系,用光学真空镀膜法来镀制,其产品同时满足可见光高透过,紫外光、红外光高反射,以达到最佳的隔热效果。换以言之该发明涉及的隔热膜具有良好的光谱选择性。
目前国内外生产节能隔热膜的厂家,无论是吸收型还是反射型,均使用溅射法,其主要不足是设备昂贵,耗材成本高,淀积速度慢,而本发明涉及的节能隔热膜的制备,采用电阻加热蒸发,其相对于溅射法有明显的优势,如:设备投资少,耗材成本低,淀积速度快,膜层均匀性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节能隔热膜的产品结构,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光学膜系结构、镀膜材料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隔热膜的膜系设计、膜料选取及制作方法,包括有基材、光学膜系组合、膜料、热蒸发制作方法。
光学薄膜膜系设计具体为:介质膜层-金属膜层-介质膜层。
制作方法为:真空热蒸镀。
介质膜层为硫化锌。
金属膜层为银。
基材为透明塑料薄膜(例如PET).
本发明通过在透明塑料膜上按上述膜系镀制特定厚度的介质材料和金属材料,形成可见光带通滤光膜,有效地屏蔽了紫外线和红外线的辐射,达到阻断热传递的目的。
本发明所用镀膜介质材料为硫化锌,硫化锌的升华温度低,因此可采用热蒸镀的方法,使设备投资及生产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附图为节能隔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有机硅加硬层,2薄膜基材,3、5、7介质层,4、6金属层,8复合胶+紫外吸收剂,9薄膜基材,10压敏胶,11防粘层,12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介质层和金属层均用热蒸镀的方法制作,膜系结构为介质膜层-金属膜层-介质膜层。其完整表达式为:
B|ZnS Ag ZnS Ag ZnS|A
其中:介质层的厚度范围为:20~70nm,最佳厚度为30nm或60nm。
金属层的厚度范围为:10~25nm,最佳厚度为15nm或20nm。也可以在膜系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组合,如:
B|ZnS Ag ZnS Ag ZnS Ag ZnS|A
其中:介质层的厚度范围为:20~70nm,最佳厚度为30nm或60nm。
金属层的厚度范围为:10~25nm,最佳厚度为15nm或2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互联星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互联星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19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边际方向触摸键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气动功率测量方法及气动功率仪